第(1/3)頁
遼寧省雖然暫時不設,但行政區劃已經基本定下,就是明遼東長城圍住的那一片,還有漠南草原南部的部分版圖。
僅從版圖疆界看,內閣劃定的遼寧省行政區劃,基本與后世的遼寧省重合,只是少了赫圖阿拉往東一大片。
這并非什么巧合,而是純粹軍事戰略考量。
王禮指著內閣反復斟酌敲定的遼寧輿圖,說道:“遼西長城邊沿,漠南草原南部這一片,臣已查過文獻,又問詢往返草原的商賈,這里的土地都是可以耕種的。便連蒙古人在此,也多是半耕半牧。遼西長城過于狹長,要確保遼西走廊,遼寧省界還應當擴大至長城之外。不必擔憂那些漠南諸部的蒙古人,韃子此前便已在此建城移民。現在只需重新募集當地漢民,再收攏該地的蒙古部落,將之打散,待到明年再從遼東遷移一些百姓過去。”
內閣的意思,便是按著滿清此前的節奏,重新在此建城移民,并且還是一步到位,直接設立州縣。
另一個時空,滿清對漠南草原的蠶食到了清末就差不多成功了,察哈爾部幾乎完全消失,漠南草原游牧體系也基本崩潰。
而且,這種建城移民,一步步蠶食草原版圖還不是滿清專利,早在明初這些地方其實就已經是漢人土地。
大明的衛所制雖然讓后世多為詬病,但至少明初的確是在為朝廷戍邊開疆。真正玩砸了的還是小朱棣,因為他靖難奪位,致使老朱的藩王戍邊開疆政策完全破產。遼東長城外可以耕種和為長城緩沖的廣闊土地被迫放棄,然后隨著時間推移,漠南蒙古不斷南下,將這些土地占領控制。
朱怡炅現在就是要重新在這里建城移民,當地半耕半牧的蒙古部落可以不用殺光,但必須跟漢民混居,起漢名,學漢文漢字,從文化上讓這里的蒙古人逐漸消失。
不僅是漠南草原,遼東地區的滿人也可以這么干,大屠殺是不可能的,最多就是把上層八旗貴族送去見閻王,但底層滿人以及那些索倫人,該過的慘還是慘。
只要從文化上,將他們完全漢化,這些土地自然而然也就消化成漢地了。
鄔思道也上前說道:“大明雖然暫時不設遼寧省,但可以借著設立遼東鎮,將這些漠南草原地區盡快劃歸遼東,并派遣州縣官員前往治理。漠南諸部剛剛歸附朝廷,他們不敢反抗的,只要將這些土地掌握在朝廷手里,治理個一兩年,漠南諸部也就對大明再無威脅。”
這其實就是戰略牽制,只要遼東這邊統治穩固,就可以隨時出兵漠南蒙古。
后世內蒙的行政區劃,相比滿清時期的內札薩克蒙古多出了呼倫貝爾草原,同樣也是出于戰略牽制目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