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要不然,單靠滿清的兵力,根本沒辦法擊敗漠北草原的喀爾喀蒙古。 這一點,其實從清末喀爾喀迅速脫離中國獨立,便能看得出來,因為滿清不行了。而且滿清對草原的高壓政策,也讓喀爾喀非常痛恨滿清,連帶著中國也恨上了。 余紀卻好似完全沒聽出來,反而贊嘆道:“汗王如此為民著想,既然只能屈居車臣汗部,實在太過屈才。余紀此番回去,定要向我大明天朝皇帝陛下上書,請求冊立汗王為漠北大可汗,統領漠北喀爾喀汗部。” 圖窮匕見,而且現的過于露骨。 可就是這般露骨,反而更對這些漠北蒙古人的口味。在場所有人,包括車布登班珠爾本人,全都大口喘著粗氣。 車布登班珠爾本以為這位漢人天使的目的是要自己背棄滿洲人,了不起就是出兵配合漢人夾攻這些滿洲韃子。 可沒想到,這還什么都沒要,就準備先冊封自己為漠北的大可汗。 車布登班珠爾勉強保持理智,說道:“天使……天使言重,本汗不過新晉車臣汗,實在不敢肖想大可汗之位。” 漠北喀爾喀蒙古最后一任大可汗便是阿巴岱汗,只可惜這時候的喀爾喀蒙古已經十分虛弱。 雖在阿巴岱汗的手腕下有統一趨勢,但南邊卻有個更強大的林丹汗。而且各部分裂已久,隨著阿巴岱汗早亡,最終還是沒有成功。 余紀說道:“大汗作為達延汗后裔,若大汗沒有資格,那還能有誰有這個資格。即便我中原漢家,也是要講究正統世系的。而且滿洲韃子將漠北分為三汗并立,又在汗王以下,設立諸多官職掣肘。大汗即便不想做大可汗,難道就不想成為真正說一不二的汗王?” 真正說一不二的汗王! 如果說前面是誘惑,那這后面就是心坎兒上了。 滿清雖然礙于漠北形勢復雜,而且也不是武力懾服,所以采取的是外札薩克制度。 最顯而易見的就是外札薩克蒙古都稱汗,內札薩克不能稱汗,而內屬蒙古則不能世襲。 可即便如此,滿清還是在三汗部下,又分了三十四旗,各旗設郡王、貝勒、貝子等爵位,名義上尊奉三位喀爾喀可汗。 雖然自主權肯定比內札薩克和內屬蒙古強,但汗王的權力該削還是要削。 車布登班珠爾沉默片刻,隨即確認道:“天使所言當真?”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