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放榜日后,不過三日,殿試就緊跟著開始了。
時間很緊湊,因為放榜時間拖得太久,直接到了九月,再過一月可就入冬了。
吳敬梓、樸政這些在內(nèi),攏共二百七十三名新科貢士,天還未亮,就匆匆起床前往紫禁城等著考殿試。
一行士子在禮部官員的引導下,迅速排隊步入紫禁城。
看著眼前皇城巍峨,人群中的吳敬梓不由心生敬畏:“果真開國盛世之氣象,又明主高居廟堂,我輩讀書人理應入朝輔佐,青史留名!”
這并非吳敬梓一人之想法,而是在場絕大多數(shù)新科貢士都這個想法,原因就在于朝廷前些天下旨開放官舍,允許他們這些新科貢士能夠提前搬進去暫居。
能住官舍,不僅伙食什么的更便宜,而且也無需住宿費了,這對大部分考生而言都是個好消息。
畢竟,南京可是如今的大明京師,消費水平便是鄉(xiāng)下土財主都打不住。
朱怡炅提前開放官舍,也是因為今年放榜日太遲。
這讓不少家境并不寬裕的考生,要在南京長時間駐留,可能會吃不消,所幸便開恩一次。
當然,也就這么一次,等到下次一切還是按規(guī)矩來。
一要有正式官身,二還要是京官。否則都不能住官舍,得自己找地方住。
“皇帝升殿!”
等了半天,終于有殿前侍衛(wèi)高聲呼喊。
南北兩榜貢士連忙分成涇渭分明的兩排,隨后依次排隊上殿。
此次科考,北榜貢士整體還是少于南榜貢士,但這是在于北方省份占得比重太低,只是這個勉強均衡的錄取比例,就已是讓不少南方籍的士子、官吏覺得不公平。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