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畢竟做了那么多年皇帝,這心態不說古井無波,卻也沒那么多興奮感:“爾等新科進士,本為國朝人才。此番卻是因那些膽大包天,無端叩闕的狂生士子受累了。” “謝陛下體恤。” 狀元鄧啟元連忙帶頭拱手應道。 前置流程走完,該看的名人也看了,朱怡炅沒再多廢話:“爾等新科進士,雖出了這些波折,但該怎么來還是怎么來吧!鄧啟元、馬宏琦、吳敬梓,爾三人既為三甲進士,便先入秘書閣,觀政學習一年,屆時再行外放地方。” “謝陛下!” 鄧啟元、馬宏琦、吳敬梓三人隨即上前,恭領謝恩。 三甲進士入秘書閣鍍金,再外放做官,這已成新朝定制,眾進士倒是無有異議,只有羨慕。 這可是天子門生近臣啊! 三甲待遇,果真是比尋常進士要好的多。 朱怡炅又說:“其余諸進士,由吏部主持外放地方,前三月先行觀政,觀政期結束再行主政地方。” “謝陛下!” 余者二百七十名進士,上前恭領謝恩。 如此,基本召見流程走完,接下來便是由吏部安排授予官職,然后收拾一下前往地方赴任了,大半應該都是往西南、陜甘、川地去,余下則分去廣南諸地。 因為科舉新規,這些新科進士都是年輕人,所以這時個個躊躇滿志,期盼著能在新朝干出一番豐功偉業。 而他們這些進士的人生軌跡,有些人可能會就這樣外放地方,然后因政績一路升遷,就此平步青云,并最終重返京師,入閣拜相。 也有些人可能自離京以后,就再難回京師,只能蹉跎一生。 還有些人或許會經不住誘惑,誤入歧途,正如昔年江西案那個前途無量的裴海成。 誰說的準呢? 二百多名新科進士謝恩告退,朱怡炅又單獨留下了朝鮮進士樸政:“樸政,你的文章朕看過了,寫的不錯。” 樸政頗為激動,此刻同科進士已經全部告退,就留他一人,當即伏身跪地:“臣謝陛下謬贊!” 朱怡炅笑道:“起來吧!你這漢文倒是學的不錯,朝鮮留學生中,就屬你學的最好了。” 樸政卻是沒起來,反而再次拜下:“樸政一心只期能成為大明中國之子民,而非朝鮮偽國之逆民。” 朱怡炅這下笑的更開心了:“很好,朕的大明就需要樸卿這樣的人才,從今往后便是我大明朝鮮族進士樸政了。平壤都督府那里還缺一個府同知,你收拾一下,便直接去赴任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