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不僅如此,此番來朝的使節波隆摩閣,還是那位泰沙王的親弟弟,也是現任暹羅副王。泰沙王之所以派遣弟弟來,一方面是來討好中國,另一方面也是趁著弟弟出使中國,好清洗和兼并親近弟弟的國內勢力,為兒子未來登基鋪路。 波隆摩閣對此毫不在意,他的那位侄子從來就不被他放在眼里,甚至連帶兄長和父親,在他眼里也都是傻叉,好好的國家愣是被這兩個傻叉給禍害成這樣。 波隆摩閣說道:“陛下,那緬甸國與我暹羅同為中國屬國,不僅私下吞并中國領土。如今被陛下查明,卻還不思悔改,反而還對這些領土貴族們,擅自發動戰爭。” 朱怡炅做出憤怒樣子:“居然如此,緬甸屬國真是膽大包天!” 波隆摩閣說道:“我暹羅國對此也十分憤慨,只要皇帝陛下下旨出兵伐緬,暹羅雖國小民窮,但也愿發兵十萬,與中國南北夾擊,滅亡緬甸。” 朱怡炅一臉贊賞:“暹羅能有此心,朕心甚慰。” 波隆摩閣做戲也知道做全套,當即起身匍匐跪拜:“暹羅國既為大明中國之屬國,理當忠于大明中國皇帝陛下!” 朱怡炅點頭:“呵呵,你很不錯。朕記得暹羅也被緬甸侵占了一些國土,那些國土本為暹羅失地,理應歸還。” 這算是給個甜棗了,不能真的白讓人家出兵。 而且暹羅與中國長期存在糧食貿易,屆時將緬甸肢解,中國雖然不能將緬甸全部吞下。但沿海設立軍港駐軍,搞駐緬明軍還是必要的,這樣的話,糧食就得暹羅解決,參照朝鮮例。 波隆摩閣心頭大石落定,再次叩拜:“多謝陛下!” 作為暹羅使節,成功將暹羅失地收回,還得到了中國皇帝贊賞。這等到回國以后,立刻就能變為巨大的政治聲望,與被兄長清洗的那些勢力相比。只要這些聲望在手,他短時間就能再度聚攏一批新的人馬班底。 這沒什么好奇怪的,換你在古代做官,一面是常年多病,命不久矣的老皇帝,一面是年幼無知的太子,然后還有另外一位年富力強,渴望皇位的直系親王。 并且,這位老皇帝的政治能力堪稱昏君,親王又是頗為賢明,換你,支持誰? 尤其還有個中國皇帝的贊賞,這就更是一筆壓倒性的籌碼。 可以說,等到波隆摩閣回國,暹羅國內必定要爆發政治內斗,而且大概率是波隆摩閣獲勝。這也是朱怡炅的目的,直接扶持一位新的暹羅王,原來的暹羅王太過好戰,不符合大明在東南亞的利益。 朱怡炅又提醒道:“真臘如今是大明屬國,河仙鎮也是大明海外藩府,暹羅不可再對其私行兵事,更不可控其國政。” 波隆摩閣沒有意見,他本來就覺得暹羅不應該卷入真臘的戰爭泥潭。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