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七章 淮泗-《康乾盛世,我吃定了!》
第(2/3)頁
若完全按照原來規劃,要治理好黃淮水患問題,大概只需要十年到十五年時間。先進行前期的河道疏浚,再人為將黃河改道山東,初期耗費白銀二百萬兩,等到后面不夠再追加。
結果,的確不夠。
不僅不夠,還遠遠不足。
孫嘉淦到了北方幾年疏浚挖掘下來,這才發現,自己還是過于樂觀了。
宋元明清,三朝半留下的破窟窿,哪有那么好平的?
十五年治河,就是在癡心妄想,沒有二三十年,別想搞定黃淮。而且,這還只是初期工程,后面即便搞定了黃河改道,也還要繼續圍繞淮泗水系進行治理。
黃淮問題甚至都已經不算什么,確實不算什么,只要黃河改道就能解決。但淮泗水系卻因為這三朝半的君臣,單純為了保住漕運,給硬生生玩成了一團亂麻。
圍繞淮泗水系的府縣,全都得砸銀子去治理,包括但不限于在關鍵河段,圍繞重點湖泊筑造大片新堤,還要禁止對應水域的百姓再圍湖造田。
不用說,不僅要砸錢,淮泗府縣的民生也得受到影響,因為有很多農業耕田必須放棄。就算朝廷官府給予補償,當地百姓也還是會有怨氣,畢竟耕田屬于產業,也是百姓骨子里的追求。
所謂買田置產,田字為產。
而無地百姓在古代,也被通俗稱為流,無房則為氓,無房無地即為流氓。
實際上,就算沒有孫嘉淦上疏,大明新朝對江南水利也一直都有在治理,這也是被逼無奈。而且這還算好的,清初的江南地區才叫糟糕頭頂,淮泗幾乎年年泛濫,不是洪澇,就是大旱,跟鬧著玩似的。
終清一朝,江南都屬于水旱重災區,超過一半的時間,這里都在鬧大災,沒有大災也是小災害不斷,直到黃河改道山東,才有所好轉。
嗯,也成功葬送了漕運,給江河日下的晚清狠踩了一腳油門。
具體的治河方案,孫嘉淦已經在厚厚的幾部奏章里,全部詳細列出。并且還畫了圖紙,還針對原有改道進行了細化,就是耗費的銀子也突破到了千萬大關。
按照這套奏章里的方案來實行,未來幾十年時間,黃淮治河工程都得持續進行,投入的銀子少說也得破億。就算這樣,也只能治理個大概,后期還得每年堅持掏銀子進行維護。
不過,這已經相當不錯。
因為至少還有的救,再拖個一兩百年,就完全沒救了。只能另起爐灶,開挖蘇北灌溉總渠。
這條新渠也是世界歷史上,有數的大型河道工程,得虧是到了新時代,有工業機械可以代替人工,極大節省了勞動力和時間。
朱怡炅反復看過了方案,提筆朱批:“著令內閣、戶部從速調撥款項,凡對應府縣官吏,立刻由驛站經發手令,務必予以全力配合。”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肃宁县|
莆田市|
老河口市|
宜君县|
那曲县|
错那县|
林周县|
长武县|
永顺县|
乡城县|
千阳县|
清新县|
丹江口市|
昌图县|
宣恩县|
常宁市|
凭祥市|
隆安县|
昌邑市|
岢岚县|
英吉沙县|
阜平县|
宜州市|
曲周县|
康乐县|
黄山市|
甘洛县|
巍山|
晋江市|
深水埗区|
福清市|
麟游县|
山东省|
康平县|
阿拉善盟|
富民县|
鄢陵县|
衢州市|
公主岭市|
乌恰县|
台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