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南京大報恩寺,是歷史最悠久的佛寺,也是中國的佛教中心。
當年轟動世界的七寶阿育王佛塔,便是在這里考古出土。
其前身是東吳赤烏年間就存在的建初寺,明太宗登基后,耗費費248.5萬兩白銀,征發十萬軍役、民夫,歷時19年才在建初寺遺址重建大報恩寺。
現如今,到了大明新朝,大報恩寺不僅沒有遭到廢棄衰落,反而在三年前由國庫與內帑聯合出資,進行了恢復性重建。
整座寺廟的施工極其考究,完全按照皇宮標準營建,金碧輝煌,晝夜通明。
而且寺院的規模也極其宏大,足有殿閣30多座、僧院148間、廊房118間、經房38間,堪稱歷朝寺廟之最。
那些和尚們一開始很興奮,覺得皇帝總算禮敬崇佛了。
卻不想,就在去年年末,大報恩寺修繕完畢,皇帝直接一旨詔令,將大報恩寺全面開放成了公家寺院。
說白了就是效仿后世,直接把大報恩寺改成公園,任何百姓都可以入寺游覽觀光,進獻香火,而且寺中僧人不得橫加阻礙,亦不得以此為由,亂收門票香火錢。
不光如此,整個寺院的一半殿閣建筑,都被單獨劃出來,改建成了鴻臚寺接待外藩使節的會館。
近些年來,隨著中國在海外勢力與影響力愈發強勢,越來越多的外藩屬國開始往南京派遣使節,不說全部朝貢變成屬國,至少也不要變成敵人。
便是如今關系不冷不熱的荷蘭人,也都會時不時派遣使節團,來南京與大明中國交流感情,防止再度爆發戰爭,而荷蘭人不知道。
單單荷蘭人的使節團,人數就已經好幾十了,今年的使節團更是又新增了不少南洋諸國,還有沙俄的上百人使節團。
南京鴻臚寺原本用于接待各國使節的招待會館,明顯有些不太夠用了。就算之前廣州分屬衙門接待的時候,也只是接待了幾個主要使節,剩下的人全都在船上,要不然根本住不下。
正好,大報恩寺的占地面積足夠大,便是曾經僧人數量全盛時期,也都住不完。
到了現在,寺廟里的無牒僧人早就被勒令還俗,或者干脆充入軍醫系統,寺廟的寺田也都被朝廷抄沒充公。
這么多的空余殿閣禪房,不利用起來可就太可惜了。
而且,這樣還不會太過擾民,大報恩寺在南京城外,但又距離不遠,安置外藩使節正合適,也不用在城里拆民居建藩館。
來到南京的各國使節團,在鴻臚寺那里經過登記,就被直接安排到了城外的大報恩寺。
各國使節倒是對此頗為驚奇,他們認出了這里應該屬于寺廟,一進門就能看到高達78.2米的琉璃寶塔。
這座寶塔通體用琉璃燒制,塔內外置長明燈146盞,自建成以來便是“天下第一塔”,遠看便足以讓人一眼生畏。
各國使節團入住報恩寺藩館的當天夜里,便看到那座“天下第一塔”在夜間燁燁生輝,無數香客百姓蜂擁入寺,觀賞寶塔長明。
英國使節艾德豪驚呼:“我敢肯定,這絕對是中國最偉大的佛塔建筑,便是印度的佛塔寺廟,也遠遠不及中國宏偉。”
法國使節弗蘭克則是已經在暗自思量,琢磨起了這座佛塔的主體結構。他要將這座偉大的中國佛塔,帶回去給他的國王,從而換取國王的青睞與寵信。
至于這一趟的出使任務,誰管這破事,就連公司那邊對此都已經不再看好。
天錫站在房間外,出神的看著那座夜間發亮的琉璃佛塔,在146盞長明燈照射下,其光照絲毫不弱于后世的電燈:“這才是我大明天朝上國啊!”
歷史上,天錫統治河仙鎮期間,也是佛教在河仙鎮最為繁盛的時期。
當然,這家伙同樣也不排斥天主教在河仙鎮的傳播。
東南亞諸國的使節團,無一例外已經全部跪下,就這么原地對著發光的琉璃寶塔,參拜誦經了起來。
就連日本使節團中的僧人,對此也感到頗為震撼,回房間便開始書寫日記:
“大明中國的皇帝陛下是個仁慈偉大、禮敬崇佛的君王,在他的統治下,中國的百姓都能安居樂業,便是貪官地主豪強也都不存在……”
“中國皇帝起兵滅亡了殘暴兇狠的韃虜,恢復了中原天子之國,不再為彼虜小丑竊據……”
“若是我日本帝國要力求強大,也當效仿中原天子之國,禮敬崇佛、仁慈善待百姓農民,并且懲戒那些為非作歹,不敬重天皇的藩主大名,幕府將軍也當還政于天皇……”
好家伙,這位日本使節團中的名義正使,竟是一個隱藏的保皇派僧人。
這個日本僧使并未見過朱皇帝,但往往越沒見過,那就越是好的,而且中國這時便是升斗小民的生活水平,也能勝過許多日本武士地主。
這不僅是因為日本幕府、官僚、大名、武士、商賈層層剝削,瘋狂壓榨日本農民百姓,也是在于中國長期在往日本買糧食和人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