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長州藩不會真的與天兵開戰,就算現在迫不得已聚兵,起碼也會想辦法拖他個大半年,而且天兵要是糧食不夠吃,也可以用銀子在長州藩領地購買。 誰敢不賣給天兵,長州藩一定會對其懲戒。 這賣國賣的,屬實給下關的明軍將領都整不會了。 長州藩如此配合,要與明軍送糧食賣國。 要不是他們沒有幕府軍隊的實際情報,就算知道了也沒用,恐怕他們連這些都得告訴明軍。 與長州藩配合相反,更北邊的大阪城,卻是頗有些同仇敵愾的味道。 沒別的原因,明軍出兵是因為幕府鎖國,斷絕了中日海貿。而大阪人仇視中國軍隊,甚至仇視所有中國人,也是因為中日海貿。 江戶時代的大阪,便已經是日本工商業的心臟地帶,織田信長有感大阪重要性,花了十年將大阪這里攻下,緊接著就“敵在本能寺”…… 豐臣秀吉上位以后,也在此建城居住。 但中國海商的到來,完全擊潰了大阪的商業繁榮,走私海貿帶來的各種中國商品,尤其是紡織商品,極大沖擊了大阪的商品經濟。 無數大阪商人、工人因此而破產,他們全都恨透了喜歡走私,又打垮大阪壟斷地位的中國海商。 面對明軍到來,大阪的日本人也能同仇敵愾,共同守城。 大阪人仇視中國軍隊,而中國軍隊也必定要攻略大阪。 不僅因為大阪屬于北上江戶的必經之路,還在于大阪也是日本的“天下廚房”,與中國的“天下糧倉”一樣,這里是日本最重要的稻米產糧重地。 在所有大阪人里,唯一不仇視中國軍隊的,只有大阪的米商。 因為中國每年都從這里進口了不少稻米,讓那些大阪米商,全都賺的盆滿缽滿。 就是大阪的稻米出口太多,從而讓日本全國米價不斷上漲,薩摩藩的浪人暴動,其中一個原因,也是受不了那高的離譜的米價了。 只要能拿下大阪,那江戶幕府不說被餓死,也得迅速鬧起來糧荒。 沒了大阪稻米,江戶幕府也將無力負擔軍隊糧草消耗,未戰明軍便能贏了九成,剩下一成算是給日本武士道留點面子。 對了,除了掌握全國米價,大阪這里一直都是日本重要的煉銅基地。 不是諧音梗??!是真的用來精煉銅礦,從各地礦山開采的銅礦,會被運到大阪,精煉成純銅,再經過長崎出口貿易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