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會裝。 李斯進來,殿中的氣氛也立刻回歸嚴肅。 “回太子。太子之前交給臣的字,臣等已經悉數校勘完畢。只是這其中,仍然有一些字不合時宜。比如這‘葉’,太子為何做‘口’‘十’寫。” 扶蘇一聽,猛地想起來。 他寫的時候沒有注意,忘記了漢字的發展變遷過程中,有許多常見字因為皇帝避諱而被改了。 ‘葉’就是指‘葉’,本來是‘世’,指的就是世期。 葉和世本來也是同一個意思,而且兩者讀音相同。 可是后來因為唐太宗李世民的名字里有世字,為了避諱,就把很多世字改了。所以葉子的葉里也就把‘世’字給去掉,慢慢地直接進化成了‘口’‘十’‘葉’。就連觀世音菩薩都把世給去掉了,寫作觀音菩薩。 不僅在形體上,世改作‘葉’寫;甚至是在讀音上,葉也有了新的讀音。 ‘葉’本來就是‘世’的讀音,但是為了在讀音上也形成避諱,所以改了葉的讀音。 “大夫斯指的很對。這個字確實有問題,就按照原先的‘葉’字寫就是了。” 李斯頷首。隨后徐徐又道,“還有一字。這‘恒’字為何太子直接寫為‘嫦’。” 姮寫作嫦,這自然又是避諱漢文帝劉恒了。 李斯將他們找到的太過現代化的字,一一給扶蘇指出來了。 “臣代諸生求問太子。這些字到底采用哪個形式更好。” 古代漢語言文字,最大的特點就是音形義結合。 古代漢字字形構架的每一個部分,都是表示音節的。所以古代的文字才很難看懂,因為那是注音體和表形體,釋義體的結合。 聽到這里,扶蘇就有些煩了。 李斯每次都是為這些問題來找自己。 在這些古人的眼中,扶蘇的現代字不僅不能根據字體讀音,更加不能從中看出其形所要表達的含義。盲目地將現代簡體字放入古體字,就是在給民眾制造生僻字,給他們制造不便。 “文字是為國人精簡的,自然便于國人使用就是。就以如今大家最通用的,流傳最廣的字體決定就是。” 扶蘇的回答還是和往常一樣,語氣里頗多不耐。 但是李斯即便知道扶蘇是以大局為重,以眾人的習慣來做衡量,可是他不敢不來詢問太子。 如果有一天,太子突然發現自己寫的某個字沒有經過他的親口同意就被刪改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