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現在的齊國,其實已經成了六國名士的避難之所。秦國的任何人前去,都不會得到他們的禮遇。只有太子可以。只有這部經有這樣的威力。”
“太子去往齊魯之地,以游學為名,結交名士高賢。到時候,天下的讀書人都會尊重您。要統一思想,就是要先從有知識、有文化的人開始。”
“一旦有許多人愿意尊奉您為子,到時候就會有很多人愿意死心塌地跟著太子。就像太子所說的,思想的力量大于世間一切。為了共同的理想跟隨著太子的人,他們會是太子最有力的幫手。”
扶蘇搖搖頭,“天下有才能的人,廣如大海,多如牛毛。只取二三人,即可成大事。剩下的人,只能作為聽從號令的人。有智慧的人太多本就不利于國家治理,若是每個有智慧的人抱著不同的見解去治理國家,國家更加混亂。”
現在扶蘇都開始懷疑,秦國廣開言路,吸引了各種家進入秦國,是不是潛移默化間,秦國的高層已經充斥著各種不同的思想見解。
對于秦國這樣的國家來說,這是很危險的。
所以統一整合文教,也是對于未來的秦國最重要的事情。
天下太亂了,十里不同天。
“我曾經建立太學,希望吸引天下才士來到秦國。但是并沒有起到什么實質性的效果,只是讓局面更加混亂。”
而且扶蘇也實在是難以想象。
這部經在這時代遍播全國到底會產生一種怎樣的結果。結果很難想象。
一開始,扶蘇的本意只是獻給嬴政。
就以嬴政的經歷來說,這部經能夠讓他靜下心來。扶蘇他能未來不要那么瘋狂,干下無可挽回的事情。
只是扶蘇不知道的是,那些不可挽回的事情已經開始發生了。
扶蘇相信思想能夠改變一個人。
但是他不知道,思想改變一個人,需要花費很久的時間才能見到效果。
更加不知道,每一場思想的洗禮,都是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楚南公也非常相信這部經,他覺得天下士人只要讀了這部經,聽了太子解釋原意,都會和他一樣。
“那太子現在不用擔心這個問題了,用這部經就可以。法家教人拿起來,這部經教人的東西,則可以……”
扶蘇直言:“怕是會引起我秦國內部高層震動。很少有人愿意接受此經中的說法。”
楚南公道,“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如果是這樣的話,太子就把這部經高高的懸掛起來。”
“我也是這么想的,我還要把這部經列為禁書,不許任何人持有,更不許他們誦讀。以維持他作為一部經典應有的地位。”
這話一出口,所有人都望著扶蘇。
好像一個很熟悉的人此刻又出現在了他們面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