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你們可都沒看見我。我可沒來過。”
馮去疾在一邊看著尉繚這個老無賴剛來就逃跑。馮去疾文武兼?zhèn)洌瑢τ诳澋臑槿颂幨伦黠L(fēng)其實難以認(rèn)同。
馮去疾覺得繚有些輕浮。
至于繚,他覺得馮去疾虛偽、好裝深沉、流于表面、善于迎合、心口不一、自以為尊貴……
兩個人完全是平日里就互相見不慣。
在這種關(guān)頭,繚丟下扶蘇就要逃走,馮去疾自然更加看不上他。
馮去疾走的越快了。
聽動靜,眾人稱頌皇帝,那就是太子真把趙高給宰了。
“要出大事了!”
“要出大事了。”
馮去疾走幾步,腿腳上的筋肉就開始一陣劇烈的抽搐。
怕啊!
太子殺皇帝的心腹,這是古今鮮有的大事。
是以馮去疾踉踉蹌蹌,馮敬不免皺眉,他心想趙高說到底,也不過是一個宦侍罷了,死了就死了。陛下難道要為了他,對太子不利嗎?
太子什么人啊,天下有哪個人不尊敬太子,不佩服太子。
這怎么可能呢?
正常人用腳都能想明白的道理。
不僅馮劫這么想的,其實方才章臺宮里的虎賁衛(wèi)們也是這么想的。
別忘了,扶蘇剛剛才贏得了奪勢之爭的勝利。
太子和趙高都是陛下的心頭肉。太子是來殺趙高的,這說到底是皇帝的自家事。
但是要讓他們在太子和趙高之間選擇,那肯定選擇太子啊。得罪太子,他們?nèi)蘸罂隙]有命。但若是讓太子殺了趙高,那就是討好了太子。
知不知道,武成侯王離、公乘茂、鐵官司馬昌都在給太子送禮啊。
現(xiàn)在太子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
所以扶蘇說的話,他們才會齊齊響應(yīng)。
蒙武也是一面快步走著,一面擦著額頭上的汗。他一把年紀(jì)了,居然為這種事情出動。
說起來,他今天本不愿意來王宮見皇帝。要記得,蒙家出自齊國,深受儒家學(xué)說影響。蒙武受到的儒家影響比兩兒子更大。
這意味著,當(dāng)嬴政在做那些榨干民眾的血汗去滿足他自己私欲的時候,位居徹侯的蒙武,是第一個對他暗暗不滿的人。
只是蒙武不喜歡和人粘連,所以和太學(xué)沒有走的太近。難以想象,一旦蒙氏家族和太學(xué)站到一起,這會給嬴政多大的重創(chuàng)。
蒙武沒有上諫嬴政的原因有二。
第一、他年紀(jì)太大了,須發(fā)全白,而嬴政生龍活虎的,又是個言語刻薄犀利之人,蒙武上諫,唯恐再聽到來一句‘將軍老矣’。
第二、嬴政現(xiàn)在還能吃他年輕時勵精圖治時的老本。
曾經(jīng)有一批文化素養(yǎng)不高、和歷史視野不那么廣闊,并非心懷天下,只是渴望讓自己的私利得到滿足的庶民們通過軍功爵制這個制度從底層躍遷為中層和中高層。
在嬴政施加為政舉措的十多年間,有近乎上百萬秦人從中受益。
這些百萬人,就是如今大秦帝國的中堅管理層。
這些人崇拜秦始皇、敬畏秦始皇。他們成為了既得利益者,自然會更加心無旁騖地為嬴政做一切事情。
蒙武清楚局勢,他看到嬴政在走上一條不可逆轉(zhuǎn)的道路。
但是,照眼下的情況來看,有人比他還擔(dān)心他和王賁曾一起開創(chuàng)的天下。
那個人就是扶蘇。
――
當(dāng)然,有趣的真相才慢慢開始揭曉呢。
其實,在政治較量之中,死亡永遠(yuǎn)都是如影隨形。
扶蘇身邊的虎賁衛(wèi)們,個個都是貴族的后代或者親戚。
那么秦始皇身邊的虎賁衛(wèi),縱使高手們都是從庶民之中挑選的,毫無背景。
可是負(fù)責(zé)管理他們的長官,日積月累,難道會對自己未來的前途沒有想法嗎。
在政治較量之中,更多時候是在比拼人心、勢力。至于那些外在爆發(fā)的形式,只是勢力比拼的結(jié)果而已。
章臺宮里,趙高肥胖的身軀趴在地上。
他像是沒有死去一樣,衣服上仍舊閃耀著細(xì)微的光澤。遠(yuǎn)處看去,趙高似乎只是趴在地上,仍舊活著一樣。
只是鮮血已經(jīng)灌滿了地上的銅制河道。
嬴政被扶蘇和眾多虎賁衛(wèi)們擁簇著,接受著他們的稱贊。
嬴政微笑著接受眾人的稱贊,后槽牙都險些咬斷了。
扶蘇亦然畢恭畢敬的模樣。
不過,扶蘇其實心里很慌。他不明白,為什么自己的舉動會得到這么多人的支持。
瞧瞧今天,他甚至都沒有能夠把自己的侍衛(wèi)給帶進(jìn)大殿來。
可是他卻獨(dú)自一人完成了這樣的大事。
趙高真的死了。
等到扶蘇心頭那股怒氣消停下來,對嬴政的攻擊之意也衰退下來。他忽然意識到,自己身后的這幫虎賁衛(wèi)們不太對勁。
“君父,今日之事,實在是臣……”
扶蘇回過神來了,他想要道個歉,把今天這事了了。
可是忽然,馮去疾、蒙武等人到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