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里的人比他想象的數量要多。 也有很多散落的秦軍,他們正在砍伐木頭。這里有著大片大片的云杉,和人一樣高的巨大蘑菇。 穿著圍裙的野人聚落群被迫套上了人類的衣服,只是他們還是會在臉上涂抹很多顏色。 他們憤怒地瞪著張良和他身后的人。 即便張良等人什么都沒有做,依然遭到了仇視。 在百越人心目中,中原人破壞他們的自然,砍伐他們家園的樹木,遲早要遭受嚴重的罪行。 “沒想到,長江以南會是這副景象。” 張良覺得這是人間慘劇,畢竟動物也是生命。 但是他的仆從和所雇傭的殺手不一樣,他們望著這些珍奇的動物,一個個心里忍不住盤算,“這一對象牙能賣不少錢啊。” “我剛才還看到了不少鱷魚,這家伙的皮可厚了。聽說秦始皇就喜歡穿鱷魚皮做的皮靴。” 靴子、木釘防水鞋、木屐這些早就在戰國時期就有了。 只是人們苦于戰爭,結束不了戰爭,困于戰爭,根本沒功夫讓自己的生活過得更舒服。 在當時戰國的時空下,各個國家的人幾乎都在重復一個循環,或者說是輪回,他們把仇恨和戰爭拋來拋去,唯獨將信義丟卻。 好了,言歸正傳。 這片新開拓的大陸,對于中原人來說是新奇的,美麗的。 不過在野蠻、勢利的中原人眼中,這片大陸好像是一個孤苦伶仃的少女,非常需要被這群野蠻的壯漢開發、乃至蹂躪。 這并非一個讓人感到可笑的比喻,而是血淋淋的現實。 恰恰相反,這是一切強者對于弱者的態度。 因為你弱小,所以就該是被我們欺負的。 而欺負弱小的那種感覺,正和上述提到的某種行為相對應,對于壞人來說,那是非常快樂的。 強者之于弱者,總是如此。 第一件事就是強加自己的意志給他人,第二件事就是強迫弱者為了自己的愉悅而服務。 首先對欺負他人的事情由強者來個自我定義,我這不是欺負你,是寵愛你,是給你機會,讓你朝九晚五的工作,那怎么能是欺負,那是福報! 其次就是根據自己的實力,制造一套規則,讓弱者都來給自己服務。 只有圣人才會明明身為強者,但也不會去欺負弱小。 但是秦國士兵,那能是圣人嗎。 一群想著得到軍功的漢子們到頭來啥也沒撈著,只能欺負動物和植物了…… 于是乎,第一步開始了,秦人給百越人要先扣個帽子。這些人是未開化的南蠻,他們沒有文明!他們抵達這里,是在幫助他們消化財富,否則這些東西要被浪費。 第二步,推行法律法規,規定所有的一切都屬于秦始皇。士兵們是極其聰明的,他們用‘對始皇帝的愛’和‘始皇帝給他們制定的規則’進行了完美的組合,好讓自己過得好一點。 于是惡劣的行為在兩廣地帶,幾乎每天都在發生。 地域太廣,而秦吏又不足;缺乏完善的法律規范和監督,人性最丑惡的一面被完全地放大。 這片大陸開始被征服的最初,往往意味著屠殺和罪孽的開始。 帝國的人主人享受著來自百越之地的財富供養,士兵則成為供養他的工具。 而秦國人長期在國內守法奉公、老實忠厚所積攢下的國運,幾乎都被消耗在這里。 這是扶蘇到達這里才發現的事情。 這里已經不是用一個慘字了得來形容的了。 自詡文明的中原人,在南方這片廣袤的土地上表露出了禽獸的一面,還整天怒斥嘲諷百越族人不懂得物盡其用。 守著這么多的寶貝,卻不知道使用。 這里的人看到了這些寶貴的藥材、珍稀的樹木、昂貴的動物身體部位,一個個歡欣鼓舞,他們拉著張良說: “少主,要我說,我們別去復仇了,繼續做生意吧。” 柔弱好似婦人的張良,回過頭來給了眾人一記冷眼。 “如果們想要財富,那現在就去轉頭跟著他們吧。因為選擇跟著我,我只會帶你們做一件事。直到我做成為止。” 眾人都被張良的執著所震撼。 他已經從少年變成青年,邁向壯年,可是他心中為國復仇的火焰從未被現實中的阻礙重重和生存的苦難所打倒過。 張良絕對不會放棄。 …… 其實,這已經成為他的一個執念。 為了復仇而復仇。 不過這個世界上本來也不需要那么多的理由,理由就是借口,有時候執念也會是個好東西,他能讓你有個希望活下去。 若是沒有了執念,誰也不知道現在的張良會成為什么樣子。 不過,在歷史上,這個少年最終是放下了執念,他選擇了成全庶民。 只是,眼下的張良,他還是執迷在復仇之中。 復仇的目標,像是……恩……毒品。 罌粟讓他上癮,讓他沉迷,每次干成一個小目標,就讓他感到喚醒鼓舞。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