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普及知識,開啟民智,非常重要,當然也分為幾個大模塊。
一為醫學、二為科技工業、三才是文化思想上的。
可能會有人認為,中醫在秦朝那個時代不是已經應用很普遍了嗎,還犯得著讓秦二世動用國家的力量開展中醫建設嗎?
這恐怕就想錯了。
首先,人生四件大事——生老病死。
而醫者就掌管或者說影響著生、病兩件大事。
這人一生應該交四個朋友,一個是易學家、一個就是醫生。
可見醫者對個人的重要性。
而進一步來講,這醫療水平還極大的影響整個國家人的健康水準。
醫家無論是對個人還是對國家來說都是很重要的。
不過呢,扶蘇要整頓醫家,不僅僅是醫家影響很大有關系。
這就是第二個原因。這就又和前面提到的易學有關。
易學和中醫學幾乎是一母同胞發展而來,只是方向不同。
善易者善醫,同樣地善醫者也通易。
可惜就可惜在,這任何一門科學,都幾乎有著同樣的問題——都是由人來操作。
易學如此,醫學也是如此。
原本易學和醫學可沒有任何問題,但是一經歷人手,那就變得不一樣了。
就像是前面已經提出了處理方案并且開始處理的易學,雖然易為君子謀,但是出來裝神弄鬼的騙子還有很多,一成的精英,九成濫竽充數之輩。
易學落到人手中,進而演化普通人吃飯的工具后,就已經不再會是一門單純的學術了。
同樣的道理,醫學也好不到哪里去。
中醫的沒落,又或者說是中醫在某些方面讓人詬病,原因也同樣在此。
真正的科學就是這樣,研究來研究去無非是發現問題都在人身上。
所以一者醫學對天下民生影響至關重要,二者醫學內部三教九流太多了,就算不發揚,單純地不處理,也會出大問題。
這問題還比大家想象的要復雜。
也就是說不遏制壞的態勢,這中醫學藝不精的人往往在事情沒有敗露之前,把人治死之前幾乎都是逍遙法外的,在被治理或者揭穿之前,他將培養更多的徒子徒孫,禍害不斷,云云。
一個縣城里冒出來一個庸醫,賺不到錢就會去做違法的事情,陷害好的醫生,打擊好的醫生。
這種事情自古以來就一直在發生。
劣幣驅逐良幣,易學家內部的環境也是這樣。
如果好的易學家影響了一些人賺錢,那就把他搞臭;同樣地真正的好中醫影響了一些人賺錢,那么那些眼紅的人也會回過頭來把好的醫家給搞臭。
搞臭好的醫家才是第一步,接下來只剩下那些平日里濫竽充數的人。
等到把人治死,把病治不好,又或者易學家們根本沒把占卜測準確。
之后禍害的就是這一整個行業,壞了門風。
所謂以史為鑒,扶蘇肯定是要從歷史源頭大秦朝就開始治理這些人身上的毛病。
所以扶蘇治國以來,明面上是不管不顧了,但是實際上卻要比秦始皇治國時期還要嚴苛。
這嚴苛管理的領域,主要就集中在易學、醫學、經典等傳統文化領域。
所以秦二世很快就下令讓太學博士研究那些上古皇帝內經、皇帝外經的知識,根據經典本身,將傳統中醫細分為內科和外科。
之所以細分就是為了規定一套鐵板的標準,不許再由私人改動。
人具備的東西太多了,人做得好就像是喬達摩悉達多一樣,又或者像是地藏菩薩一樣,善心救度一切有緣眾生。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