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好,來個人幫我寫一下:某年月日,秦核舟為我雕玉。” 秦淮笑了笑,老先生也喜歡玩梗,只是這個梗,年代有點久遠——戰國時期的老梗。 這個梗出現的時候,我大秦還沒統一中華。 秦淮收斂思緒,從斜包中取出刻玉刀。 像古代秀才執筆一樣,捉緊刀,珍重的站在玉前,眉目閃過思索之色,雙目炯炯有神。 這一刻,秦淮在和美玉交流,細心的感受美玉的每一寸肌膚,每一絲顏色的變化。 閉上眼睛,秦淮的腦海中能夠回想起美玉的每一個細節。 這算是一種與眾不同的天賦,明察秋毫,對材料的紋路與顏色變化尤其敏感,還能過目不忘。 秦淮認真記住了美玉的細節,并且呈現在腦海中,緊接著,一柄刻玉刀在飛速雕刻。 這一番操作,秦淮是默默站著不動的,在外人看來,就是癡癡的站在原地。 像無從下刀。 “他就是秦核舟,這么年輕?” 須寅清吃驚的問道。 旁邊一位青年咧嘴一笑:“年輕?秦核舟都五十五歲了。比你整整大了三個年輪。” 須寅清微微頷首,五十五歲能跟一群老爺子們坐在一起,也很了不起了。 “咦?他在干嘛?” 須寅清好奇的問道,俏臉上有些疑惑,觀察玉就觀察玉嘛,閉上眼睛你能觀察到什么? 難道是用傳說中的佛系觀察法? 須寅清撇撇嘴,怕不是個沽名釣譽的人。 “他在打腹稿。” 這個時候,林櫟突然冷不丁的冒出一句話。 冷漠的瞥了一眼須寅清這邊,然后就不再說話了。 “哦,我知道了。” 須寅清挑了挑繡眉,露出打探八卦似的笑容。 她記得林櫟小時候學習玉雕之初,曾經三年不拿刻玉刀的。 當時可把他爺爺給氣的喲,每天罵他打他,他就是不吭聲。 結果三年后,他拿起刀就雕刻了一件足以碾壓同齡人的高品質玉雕作品。 這件事一時間傳為奇談。 其它人提起林櫟,便會想起這件事。 只是林櫟很少與人透露那三年他到底在干什么。 原來是在打腹稿! 花三年打腹稿!牛人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