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手腕翻轉,刀尖跳躍,跌宕起伏如彈琵琶。 線條有長短、粗細、疏密。 用刀有輕重、快慢、強弱。 刀技有提、按、頓、挫、順、逆。 雕法有平雕、圓雕、浮雕、立雕、鏤空雕。 無論是哪一種精湛的技法,在秦淮的刀下,都如一場京劇的生旦凈末丑般你方唱罷我登場…… “可以啊。” 秦淮想起最新的任務, 轉眼間,栩栩如生的立雕人物,便從核桃上浮現出來。 第一幅核雕‘連環畫’現世。 采摘核桃,篩選核桃,初加工,選入核雕師手中,燈光下雕刻,后期拋光打磨,成品展示…… 七枚核雕,分述七個場景,每一個場景,都是一幅細節完善的紀錄片,每一枚核雕的下方,都有一行小詩,用來描述該工序。 比如:采摘核桃那枚核雕的下方,就有一句‘核農涉山水,荒山白云間。’ 而核雕師雕刻的那枚核雕下方,則篆刻了一句‘刀鋒游走處,入木皆有神。’ 一句小詩,即是對該工序的總結,也是對整枚核雕作品的升華,平添了一種雅致。 “我覺得你真厲害……哪怕是俗氣的作品,也能想辦法添一些細膩優雅。” 商雅指腹擦掉一枚枚核雕上的木灰,從秦淮細膩的畫風中,親身感受了一遍核雕作品從選料到成品的數道工序。 末了輕讀七句小詩,頓覺意味雋永,回味無窮。 雖然它們沒有核舟那樣縹緲仙氣的意境,但卻有著市井與翰林相融的雅俗共賞。 這就是秦淮,總是化腐朽為神奇,竟然讓簡單的科普核雕,有了格調與風雅…… 如果現在有大師圍觀,會是一片寂靜。 如果有游客圍觀,絕對會一片嘩然與震驚。 “我還有個大膽的想法……” “你說。” 秦淮放下篆刻刀,望向商雅。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