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造小車間很簡單,不需要太精致,框架穩(wěn)固即可。 接通臺鋸的電源,秦淮拖出一根兩米的樟木芯料,橫在平臺上,鋸刀垂直木材截面。 隨著輕輕一推,一根厚木板從木料中切下,它有三指寬,兩指厚,平平坦坦,無曲無彎。 且木板從頭到尾都保持在同一厚度,即沒有頭厚腳薄,也無兩頭薄中間厚的情況。 只此一招,便見真功夫和底蘊實力。 秦淮動作很快,適應(yīng)了臺鋸后,只需用力一推,一根厚木板就被切下。 慢慢的,水桶粗的木料便被肢解成一根根厚木板。 秦淮將它們疊在桌面的一旁,把它們重新組合成了上下左右對稱,嚴(yán)絲合縫,沒有缺陷的矩形。 作為一個強(qiáng)迫癥患者,秦淮尤其喜歡這一幕。 一家人就是要整整齊齊。 這樣的景象帶給秦淮強(qiáng)烈的愉悅感,手下動作也快了幾分。 在機(jī)械嗡鳴,木屑飛濺中,主體材料切割結(jié)束。 拔掉臺鋸的電源。 秦淮拿起了小木鋸,將切割好的木料分成四份。其中一份平均截成兩節(jié),另一份截成兩兩長度相的三截。 隨后用小鑿子乒乒乓乓的敲打著。 在一片有韻律的節(jié)奏中,木板兩端鑿出一系列整整齊齊的直榫結(jié)構(gòu),不過這些直榫并非普通直榫。 在直榫的凹面,還分布有鯊魚牙齒般的燕尾暗榫結(jié)構(gòu),而在另一根相匹配的木板上,則會在凸面鑿出與之咬合的倒榫結(jié)構(gòu)。 這是一個考驗?zāi)托牡幕顑海鼗从描F錘鑿槽的力度很小,每次只會掀下來一片薄如蟬翼的木花兒,不能有失誤,若失誤半點,則一根木材報廢。 秦淮如履薄冰,依次將一根根木料鑿出各式榫卯結(jié)構(gòu),再用油性筆標(biāo)上號,輕輕擺放到另一側(cè)。 舉輕若重的動作里蘊含著木匠技藝最原始的韻律和美感。 “呼。” 兩個小時后,全部木料處理結(jié)束,秦淮長吁了一口氣,看著臺鋸上積成一層的薄薄木花兒,心情依舊愉悅。 淺棕色的木料被剝下后,因為薄而透光,變成了純凈的鵝黃,仿佛秋末草坪上掉落了一地銀杏葉…… …… 接下來是組裝。 組裝便簡單多了,秦淮對它們十分熟悉,按照編號,將卯榫對洽,輕輕一推,讓卯榫閉合即可。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