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是……新的多孔硅納米粒子形態!”
寧晨敏銳的發現,這張TEM圖像中所顯示的孔狀結構,與之前的產物的孔狀結構并不相同。
而這,正是寧晨前些天所假設出來的另一種多孔硅納米粒子形態!
激動之中,寧晨查找起這批產物的實驗數據。
“原來如此,當硼酸的添加量大大提升之后,就會生成這種新的孔狀結構。看來一開始就將硼作為單純的添加劑的想法,是一種不可取的思維定式啊。”
在這一次的實驗之中,硼酸的添加量甚至比納米硅還要更多一些,這樣的添加比例,寧晨之前是絕對不敢想的。
完成了手里全部試樣的TEM測量工作,寧晨仔細的分析起了其中的規律。
經過分析后,寧晨發現,在某個較大的硼酸添加比例附近,生成的產物都有類似的新型孔狀結構存在。
這更加證實了寧晨的假設,這種現象的出現恐怕并不是偶然。
帶著激動的心情回到實驗室,寧晨顧不上休息,立刻又準備起了新一輪的實驗。
這一次,寧晨重新調整了硼酸與納米硅的添加比例,將兩者的質量控制在7:5到9:5之間,并進行著更為精確的質量比劃分。
在新一輪的測量之中,寧晨果然發現,這種新型多孔硅納米粒子產物的生成,并不是一種偶然的現象。
“當硼酸和納米硅的質量比例在8:5左右的時候,生成的產物擁有更大的孔狀結構。而這種結構的產物,標準樣品的產出率明顯提升了不少。”
僅僅是經過一個階段的改良,標準樣品的生成率就從百分之三十提升到了百分之五十,這樣的提升幅度,讓寧晨感到非常的滿意。
……
這一天,徐洲來到寧晨所在的實驗室,了解著寧晨實驗的最新進度。
“怎么樣,寧晨,最近的實驗有什么進展嗎?”
寧晨找出最近做的一些TME圖像,以及各種其他的實驗數據,向徐洲講述了起來。
“徐老師,最近的實驗的確有很大的突破。在我更改了硼酸和納米硅的添加比例之后,生成了一種新的多孔硅納米顆粒結構……”
聽著寧晨的講解,徐洲也感到非常的意外。
“竟然把硼酸的添加量控制到這么高……而且這種新型產物的生成,還真是讓人感到不可思議啊!”
一時之間,徐洲也沒有想清楚整個實驗中的理論依據,但這些實驗現象,無疑說明寧晨的想法是完全正確的。
“寧晨,能跟我講一講,你是怎么想到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合成這種新型的產物的呢?”
這一次,寧晨沒有再用胡思亂想的借口含糊過去,而是從理論上解釋了其中的原因。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