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徐老師,用這種新型多孔硅-銅復合材料作為鋰電池負極,循環50次還能有這么高的可逆容量?” “不行……在多孔硅中添加金屬物質,雖然是一個正確的方向,但并不能夠解決所有的問題。” “是啊,其實開一個標間就可以了,這么大的房間,我住起來都有些浪費。” 很快半個小時的時間又過去了,三人都感覺有些意猶未盡,但時間到了,也該回去了。 寧晨看著徐洲電腦里的實驗數據,眼睛不禁瞪大了起來。 “我們宿舍阿姨挺好的,晚回去也會給開門。” 完成了退房的手續,馮蘭這邊已經準備好了送寧晨去機場的轎車。 “正常是十一點,不過晚點兒也沒關系,我可以讓室友幫我開門。” 在這些實驗數據的幫助下,寧晨又將一些系統資料中的殘缺部分給補全了。 “嗯,會玩。” 不過打牌畢竟不是一項完全公平的游戲,有時候一方的牌特別好,其他人再怎么計算也是無力回天的。 “寧晨,回來啦,公開課上得怎么樣?” “這么快就十點了?你們寢室都幾點關門啊?” “伱不在的這幾天,實驗進度確實有了一些突破。嗯,你自己看吧。” “呦,寧晨,來的這么早。” “當然了。” “那我們先統一一下規則吧。” 因為各地的玩法都有些不同,為了防止在之后的游戲過程中出現爭議,三人互相商量起了游戲規則。 “徐老師不愧是材料學年輕專家中最頂級的,一下子就想到了解決這個問題的正確方向。” “從現在的數據來看,直接應用肯定是差一些的,不過這已經證明了我們之前設想的方向是完全可行的。我們可以繼續對這種材料的物質組成比例進行修改,或是再更換其他的金屬物質,進行更為詳盡的實驗。” 回到書房,寧晨打開電腦,查看起這些天徐洲的實驗數據。 至于產生這些問題的具體原因,以及對應的解決方案,現在寧晨還無法通過殘缺的資料來進行分析。 徐洲對于這個實驗十分的重視,一方面這是徐洲接的第一個千萬級的橫向課題,另一方面徐洲也想通過這次的研究,來證明自己的科研能力是足夠強的。 “怎么樣,寧晨,昨天晚上看實驗數據,發現了什么問題嗎?” “徐老師,實驗本身沒有什么問題,不過我確實有一些想法想跟你討論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