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請借縣志一閱-《大明官》
第(1/3)頁
筆趣閣頂點 www.biqudd.org,最快更新大明官 !
王小娘子得意洋洋,眉梢高高挑起,很以刁難住方應(yīng)物為樂。其實在她心中,方家無論欠三十兩也好五十兩也好,區(qū)別不大,只是圖個口舌痛快。反正他都是還不起的,最后只能以身還債。
方應(yīng)物稍稍遠離她幾步,這小妞美則美矣,絕對招惹不得,一不當心就要永墜沉淪了。
隨即他“義正詞嚴”的駁斥道:“人無信則不立,所以規(guī)矩大不過約定!當初家父如何寫的欠條,就如何還債,沒有你這樣中途自行加利的道理!”
這很不解風情的頂撞,讓王小娘子感到大失顏面。只是開個玩笑而已,又不是真要加利息,她心里委屈極了,怒氣沖沖道:“反正一個月后就是欠債到期的時候!你好自為之!”
說罷,王小娘子招呼了老家奴,這便走人了。
秀色不可餐。留下了食物就好......方應(yīng)物目光重新回到桌上的碗碟,如今他可沒有“不是嗟來之食”的勇氣,關(guān)注食物更重于女人。
但此時桌子邊上還站著別人,正是隨同王家小娘子前來的中年人,不過神色尷尬的很。
方應(yīng)物猜出幾分,此人與自己并不相識,這次估計是想來拜訪自己,所以要讓王家小娘子在中間引見。但中間人還沒完成任務(wù)就跑路了,他留在這里能不尷尬么。
方應(yīng)物勉強打起精神,拱拱手見禮道:“閣下怎么稱呼?”
“敝姓王,乃鄰村中花溪村的人。”那中年人還禮道。
方應(yīng)物疑惑的問:“閣下與王大戶王員外怎么稱呼?”
“乃族中堂兄弟也”
“原來是王叔,請入席。”方應(yīng)物延請道。花溪上中下三村各有不同姓氏,多有姻親往來,叫一聲王叔也算合適。
沒有凳子,桌子被抬到了床邊,兩人坐在床沿上邊吃邊談。
原來這中年人名喚王魁,平常并不在家務(wù)農(nóng),而是在縣城中與人合伙,經(jīng)營一家小小的雜貨鋪,算是比小商販稍強一些的小坐商。
今日早晨他到上花溪村走親戚。恰好聽到方秀才家兒子與叔父鬧分家,因為他知道堂侄女與方應(yīng)物之間糾葛,當即對此事起了興趣,便去祠堂里圍觀了過程。
方應(yīng)物不清楚王魁前來拜訪為的是什么,不過他知道這些食物必然是王魁送來的,王家小娘子并不像是這般細心的人。
王魁的見識,比周圍普通山鄉(xiāng)村民還是多了一些,說起縣內(nèi)事情頭頭是道,甚至對鄰境的掌故也有所耳聞。“淳安縣地處浙西偏遠之處,再向西邊就是南直隸的徽州府了,想必賢侄也是聽說過的。近些年來,那邊風氣與從前可是有所不相同了。”
原來淳安縣西邊就出了省界啊,方應(yīng)物聞言問道:“什么不同?”
王魁感慨道:“徽州府里有不少百姓出外行商,而且近些年人數(shù)越發(fā)的多了,風氣愈演愈烈,聽說一連幾年不回鄉(xiāng)的都有。”
方應(yīng)物登時反應(yīng)過來了,王魁說的這些人,敢情就是史上大名鼎鼎的徽商。但他也知道,在當今這成化年間,還沒有到徽商的全盛時候,最多算是萌芽期。
要知道,大明立國才剛一百來年,重農(nóng)抑商的風氣也才剛剛有所松動,但以后商業(yè)會興旺起來的。方應(yīng)物隨口斷言道:“彼輩大有前途,一百年后當獨占江南商幫鰲頭。”
王魁聽到這句話,覺得有點夸大其詞,太言過其實了。但也能聽出方應(yīng)物的看好意思,于是試探道:“方家賢侄以為商賈之業(yè)如何?”
方應(yīng)物想了想,答道:“無農(nóng)不穩(wěn),無商不富。”
“無商不富說得好!賢侄有沒有興趣與我合伙?”王魁接過話頭道。
從商?那可不是他想要的未來。方應(yīng)物想也不想的推脫道:“我家徒四壁,身無余財,無法與王叔合伙。”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正安县|
临江市|
临沧市|
海丰县|
云南省|
遵义市|
洞口县|
天峨县|
栾川县|
桂阳县|
凤山县|
章丘市|
句容市|
南靖县|
应用必备|
攀枝花市|
建阳市|
横山县|
鄱阳县|
兴宁市|
兴和县|
蕉岭县|
卓资县|
潢川县|
玉屏|
淅川县|
年辖:市辖区|
开封县|
麻栗坡县|
凤台县|
赤水市|
房产|
定陶县|
汉寿县|
铜陵市|
宿松县|
栾川县|
茂名市|
洛隆县|
万源市|
上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