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十九章 老童生的秘密-《大明官》


    第(2/3)頁

    方應物連忙從王先生手里接過早準備好的筆墨,在告示旁的墻壁上揮筆疾書,寫下了前番打動汪知縣的那首“一枝一葉總關情”絕句,最后落款“學童方應物泣題,敬獻老父母再造之恩”。

    一片叫好聲中,方應物等三人離開了縣衙,向西門而去。三人商量著在廟中吃過干糧后,就回花溪區(qū)。

    在路上遇到了兩個士子擦身而過,方應物耳中不經意聽見他們議論道:“今年有一場縣試,我這里有個學童,你給他做個保人如何?”

    縣試?方應物聽到這個詞,猛然一拍額頭,登時恍然大悟了!

    汪知縣沒頭沒尾的和他說了兩段話,話里又引經據典的掉書袋,最后又叮囑道切記今ri之言,這是什么意思?這絕不是掉書袋,而是向他泄露縣試題目!

    第一段話里有“十有五而志于學”,語出論語;第二段話里有“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語出孟子。

    兩句話都是四書里的句子,科舉考試題目就是出于四書!而且縣試內容正好也是兩個題目,數量上又吻合了!

    難怪縣尊意味深長的說,切記今ri之言!從這個細節(jié)也可以看出,經過這次試驗后,縣尊對自己更加信任,要真正當自己人提挈了。

    猜破了此中天機,提前獲得大機密的方應物心里十分癢癢,恨不得當即拉著王塾師,仔細研討一下這兩個題目如何做法。

    雖然他也可寫一篇出來,但王塾師在八股文上浸yin了這多么年,必定比他老道,所以聽聽王塾師的分析沒錯。

    不過他也知道,此事必須盡可能小心,在外面不但有可能人多嘴雜,還有可能隔墻有耳。

    所以方應物只好一直忍著,忍過了啃完干糧,忍過了離開縣城,忍過了十里山路,一直忍到中花溪村附近。

    此刻天se已經是傍晚時分,方應物對叔父方逢時道:“小侄有些學問要討教王先生,所以請族叔自行回去,小侄先隨王先生去他那里。”

    方逢時沒有多想,便自己回上花溪去了,而方應物則隨著王塾師來到他家中。進了院子,方應物迫不及待的問道:“縣試將近,我yu作題練習,方才在路上擬出了兩個題目,愿請教先生?!?

    王塾師雖然覺得古怪,但他與方應物如今也算一損俱損一榮俱榮,也不做他想,只道:“好,進屋再說?!?

    方應物心急的問道:“一道題為吾十有五而志于學;另一道題為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先生你看如何作答為好?”

    王塾師撫須侃侃而談:“前面這道題,出自論語的為政第四這章;后面這道題,出自孟子的盡心上這章......”

    “然后呢?”方應物又追問道。

    王塾師臉se閃過幾絲尷尬,伸手延請道:“你我進屋再談,正所謂坐而論道也?!?

    方應物不耐煩道:“天se將黑,屋里光亮不甚好,在院中即可。豆棚之下夜間談話,也是人之常情?!彼幻靼?,這王先生著了什么魔怔,一定要鉆進屋子里說話。

    正當此時,方應物忽然聽到身后有女子誦讀聲響起:“此所謂學,即大學之道也。志乎此,則念念在此而為之不厭矣。

    胡氏曰:圣人之教亦多術,然其要使人不失其本心而已。yu得此心者,惟志乎圣人所示之學,循其序而進焉。

    愚謂圣人生知安行,固無積累之漸,然其心未嘗自謂已至此也。是其ri用之間,必有獨覺其進而人不及知者。故因其近似以自名,yu學者以是為則而自勉......”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巩义市| 义乌市| 沁阳市| 钟祥市| 偃师市| 镇雄县| 柳江县| 陇川县| 海南省| 新余市| 岳池县| 普定县| 红安县| 长乐市| 凤阳县| 新竹市| 修水县| 侯马市| 宝坻区| 莎车县| 资源县| 永登县| 孟津县| 宁强县| 青阳县| 宣恩县| 榆林市| 常山县| 兴业县| 星座| 梁平县| 新巴尔虎右旗| 南和县| 临沂市| 开阳县| 甘谷县| 恩平市| 介休市| 象山县| 安达市| 海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