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019章:民族考古-《我在北大學考古》


    第(1/3)頁

    蘇亦也不能夠說全然不知。

    只要是嶺南人,中大,誰不知道。

    而梁釗韜教授,他也不陌生。

    之前,他準備考北大考古專業的時候,家人并不是很支持。

    不是說北大不好,也不是北大考古學不好,而是,專業不對口。

    他家老爺子跟老子都是搞美術的,他就算不喜歡繪畫,喜歡考古也可以選擇美術考古方向,廣美就有專門研究美術史,美術考古的大牛。

    奈何,他不想專攻美術考古。

    所以,老爺子也動用關系去打聽中大考古學相關教授。

    自然而然,就打聽到梁釗濤教授。

    一打聽,才知道,這也是一位大牛。

    不過梁釗濤教授是人類學家,研究人類出身的。

    說到梁釗濤的人類學研究也挺坎坷的,48年,中大剛成立人類學系,隔年就被取消。(直到81年后才恢復)

    梁釗濤轉入歷史系,開始做歷史研究,直到56年中大歷史系才成立考古教研室。梁釗韜任教研室主任,并帶領歷史系部分學生在廣州東郊飛鵝嶺地區做考古調查和發掘。

    直到61年,梁釗韜才開始招收民族考古方向研究生。

    之所以是民族考古,也很容易了解。

    很多時候,人類學跟民族學是共通的。

    而且,國內的環境,人類學能夠研究的方向并且合適研究的方向也就是少殊民族。

    比如大名鼎鼎的費孝通先生。

    不過,梁釗濤的民族考古研究也沒有那么順利,跟其他同行一樣,都被耽擱了。

    因為有梁釗濤打下的基礎,才讓后來中大民族考古始終排名全國前列。

    然而,中大籌建考古學專業也不容易。

    所以一直到72年,梁釗韜從粵北返回中大,復任歷史系考古教研室主任,并籌建考古學專業,第二年建立并開始招生。

    從中大考古專業成立開始,就注定研究的方向是人類學、民族學以及考古學相結合。

    這種跨學歷的培訓學生的方式并不罕見。

    比如,中央民大的“孝通班”,就是這種跨學科培養的模式。

    這種模式,實際上就是參考費效通以及梁釗韜這樣的人類學大佬。

    實際上,蘇亦前世的研究方向就是考古學術史,后面才偏向于公共考古,對于,行業內的大佬,并不陌生。

    但,對梁釗韜之所以這樣熟悉,完全就是自家老爺子的功勞。

    老爺子在嶺南地區多少有點人脈關系的,也算是一個知識分子,之前還在美院教過書,后來,受到沖擊,才返回本地中學開始教書。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泾川县| 开封市| 尼勒克县| 扎赉特旗| 中超| 邵阳县| 鹿泉市| 杭锦旗| 徐汇区| 淳化县| 社会| 桂林市| 彭阳县| 湘潭县| 英超| 滨海县| 安岳县| 界首市| 焦作市| 北海市| 津市市| 犍为县| 高青县| 林州市| 灌阳县| 扬中市| 招远市| 安达市| 岐山县| 灌云县| 蚌埠市| 汝城县| 来安县| 泸州市| 望谟县| 通渭县| 胶州市| 贺州市| 河源市| 盈江县| 云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