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044章:亞洲栽培稻的命名-《我在北大學考古》


    第(1/3)頁

    糧研所的全稱,廣東農科院糧食作物研究所。也就是后來的農科院水稻所。

    前身,就是丁穎教授于1930年創立的原中山大學稻作試驗場。場址就是在石牌村。

    之所以在石牌,主要是當年中大遷往康樂園之前,就是在石牌舊址,也就是現在的五山站旁邊的華工與華農校本部。

    這也是為什么,華工會有中山先生雕像的原因。

    而,中大當年的農學院就是現在華農所在地。

    這兩校,還保存著不少老中大的建筑群。

    前世,蘇亦經過華農的時候,周邊還有一大批農田種植著水稻。

    再次跟沈明過來糧研所,這一帶,水稻更多了。

    陽光正好,一眼望過去,都是綠油油的一片,田間都種滿了禾苗。

    蘇亦才意識到,六月下旬,該是晚稻的播種時間了。

    拿著介紹信去糧研所找錢詠文的時候,對方正在稻田之中插秧。

    沒有錯,就是親自下到水稻田里面插秧。

    說實話,這種見面方式跟見面地點,完全出乎了蘇亦的意料。

    然而,想想也是在意料之中。

    研究水稻的,在稻田,要插秧,這不是很常見的事情嗎?

    袁老九十歲還在三亞的水稻基地視察工作,更何況是正值巔峰的錢詠文。

    所以,等蘇亦說明來意,錢詠文的的一句話就是,“會不會插秧?”

    當蘇亦點頭的時候,錢專家就很不客氣的說,“那一起來吧?!?

    這口吻跟喝酒的時候恰好碰到,添個杯子那般隨意。

    如此的不客氣,讓蘇亦哭笑不得。

    好在蘇亦也不矯情,擼起袖子跟褲腿,就開始下地。

    對于廣東人來說,插秧不是多陌生的事情,尤其對這個年代的年輕人來說,插秧是基本技能。

    這年頭,誰沒上過山下過鄉啊。

    甚至,城里的年輕人也才從知青點回來沒多久,所以,稻田里面除了錢詠文這樣的中年男子之外,還有不少穿著得體的年輕男女,一時之間,蘇亦跟沈明倆人的裝扮也沒有多稀奇了。

    水田插秧跟旱田插秧是不太一樣的。

    學者插秧跟農民插秧也是不一樣的。

    而,錢詠文這一幫人,一看這架勢,就是插秧老手。

    直接用麻繩拉了間隔,開始先用禾苗分割成一個大行,然后留著中間的間隔。

    然后一個人負責一個大行。

    甚至,不需要錢詠文說什么,蘇亦接過秧苗就插秧。

    這樣一來,沈明也傻眼了。

    他陪著蘇亦過來,就是想偷懶,不想干活的。

    沒有想到好好的閑差卻變成上門來插秧。

    早知道要插秧,他才不會過來呢。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湘潭县| 苏尼特左旗| 朝阳县| 逊克县| 长岛县| 巩留县| 岢岚县| 祁门县| 开江县| 资中县| 墨脱县| 江川县| 长海县| 北票市| 历史| 庆阳市| 莱阳市| 嘉义市| 凯里市| 清涧县| 三原县| 龙川县| 溧阳市| 长子县| 铜川市| 高青县| 朝阳市| 蒙山县| 长岛县| 独山县| 东明县| 涿鹿县| 隆子县| 昌邑市| 安康市| 江阴市| 伊宁县| 定远县| 平顶山市| 淄博市| 洪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