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0章:探方-《我在北大學考古》
第(2/3)頁
“其實,有遺址的區域,農民都知道翻地的時候不要翻太深,八寸就差不多了,嗯,是老的八寸,但改了機耕以后,深度就不一樣了,直接挖到一尺二,一下子就變成40厘米了,其實,這還不是重點,76年的時候,農業學大寨,這很可怕的,全國各地亂糟糟的,河宕遺址也不例外,要不是發現遺物,整個貝丘土墩都被鏟平種地了不可。”
蘇亦恍然。
他確實忽略了這個時代的特殊背景了。
農業學大寨。
好有年代感的事件。
很多考古遺址都是這個時候被迫發掘的。
比如侯家莊,后崗都是如此。
河宕遺址也是如此。
試掘的時候,佛山館的人,是在遺址北面靠竹林處開挖的探溝。
到了遺址,曹子鈞帶著蘇亦他們參觀的第一個地方就是竹林探溝。
“最開始,佛山館的工作人員是在這邊開了兩個探方試掘的,面積不大,一個探方4x2平米,總共也就是16平,發現了三層堆積,其中就有貝殼層,出土一些文化遺物,但沒有墓葬及重要的文化遺跡。”
在地層學來說,貝殼層其實就是生物沉淀。
而文化遺物跟文化遺跡,則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前者是有實物,后者是人類生活的痕跡。
沒有發現重要墓葬及文化遺跡怎么辦?
當然是繼續開挖了。
“所以,佛山館的考古人員就在遺址的南部繼續布方,編號為甲區,一共開了十個探方,甲區的探方比試掘探方大一些,t1-t4每個探方6x10平米,每一個探方留出1米的隔梁。”
看過考古發掘現場圖片或者視頻的人都知道,發掘現場就是一些四四方方凹坑,這些方格子的小坑就是探方。
而,探方的大小,也是有規定的。
同樣,布方也是有講究的。
因為來之前,曹子鈞就了解過蘇亦的情況,知道他沒上過大學,也沒下過考古工地,甚至也沒有正式發掘過探方。
所以被北大的蘇秉琦先生特意安排到省博實習的。
說是實習,其實就是特前培養。
所以,曹子鈞講課的時候,都很詳細。
甚至,都是從最為基礎講起來的。
首先解釋什么是探方。
然后解釋什么是布方。
“布方,顧名思義,就是布置探方,我當初從干校被分配到省博考古隊的時候,也是啥都不懂,一籌莫展,兩頭模黑,因為美術跟考古差別太大了,所以,都是從基礎學起來的,估計,這也是楊隊要我帶你的原因吧,畢竟咱們都是從零學起來。小蘇,你跟我還不太一樣,我當年真是啥都不懂,你現在肯定比我強,你開秋要去北大讀研究生了,理論知識肯定是不缺的,缺的就是實踐了。”
說著,又問,“會不會覺得我說的太淺了?”
蘇亦搖頭,“不會,這些正好是我需要的。”
他不是不懂探方,而是不懂河宕遺址的情況,他也想知道這個年代的探方跟后世的探方有啥不一樣。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湘阴县|
昌黎县|
江城|
通道|
石河子市|
韶关市|
天津市|
双峰县|
永善县|
乡城县|
阿鲁科尔沁旗|
扶风县|
巴彦淖尔市|
高要市|
宝鸡市|
古蔺县|
万源市|
廉江市|
邵东县|
秭归县|
天门市|
株洲县|
双流县|
莱芜市|
三都|
牙克石市|
南安市|
临汾市|
崇礼县|
搜索|
饶平县|
鸡泽县|
兰考县|
靖远县|
平利县|
鹤峰县|
白朗县|
万载县|
出国|
洛扎县|
襄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