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096章:中國佛教史研究-《我在北大學考古》


    第(2/3)頁

    所以在百度百科上,他這篇論文也有另外一個名字唐代印度來華密宗三僧考,哪個三個僧侶?自然是上面提到的三位。

    這片論文有多厲害?

    用譯本翻譯者復旦大學錢文忠的話來說,就是,“這部發表在五十年前的論著仍然代表著我國學者研究早期密宗史的最高水平,迄今無出其右者。”

    從這點來說,就知道這片論文的重要性了。

    研究中國佛教史或者密宗史你根本就沒法繞開,因為這就是拓荒之作。

    因為蘇亦有了相關的文獻背景,所以,周一良跟蘇亦的聊天,就隨意很多,“恰好,我今天空閑,你還有什么疑惑,都可以詢問,也不局限于論文。”

    好不容易逮到這樣的機會,蘇亦肯定要問,“原文頁246第四行中的:soonaftershanevajrabodhiandhisdiscipleamoghabajraadethisschooloneoftheimportantsectsofthetangdynasty。這句是說,金剛智在善無畏后不久來華。他的門徒不空金剛在后來使密宗成為唐代重要宗派之一;還說,在善無畏后不久,金剛智與其弟子不空金剛來華,他們后來使此宗成為了唐代重要的宗派之一冶。”

    周一良達,“就實際而言,金剛智確實是與不空同時來華,所以后者的說法比較正確,前者的翻譯有些累贅了。”

    接著蘇亦又問,“原文頁中提到關徐鉉的事情,famousforhisstudyofpaleography。其中的“paleography是書法學,還是古文書學、古文字學的意思?

    “古文字學,而非書法學。所以下文中提到請贊寧尋找古代的石碑。”

    蘇亦繼續問,“先生的提到的elementsofhinduinography,是不是印度教圖像學要素?”

    他之所以有此疑問,是錢文忠把這個翻譯成為印度肖像的成份跟網上的翻譯是不一致的。

    “后者,印度是多民族多語言多宗教國家。但一般印度里面都是以宗教信仰區分的,hindu是印度主流,占了總人口的八成,另外一個比較主流的是muslim。以前是沒india這個國家的,只有indiasubntinent,后來硬生生分成了pakistan巴基斯坦和india兩個國家。因為歷史原因,india國內的hindu和muslim一直都有些敵對……所以說印度人的nationalidentity一般都特別淡薄,他們都說自己是hindu而不是indian這樣……”

    說著,周一良就順帶跟蘇亦說一些關于印度的歷史。

    甚至還說到中國佛教史的一些拓荒者。

    “中國的古代歷史尤其是漢唐時期錯綜復雜的觀念世界雖然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擁有了大量的歷史記載和研究專著,這種資料文獻上由于時代的久遠而必然造成的逸失以及由于資料整理者個人的偏好而造成的取舍的偏頗,都必然會使我們對那段歷史的了解產生障礙。也正是由于這兩個方面的影響,導致了我們今日對佛教于中古社會的巨大影響缺乏真實而全面的認識。這些缺失在二十世紀以來,由于對佛教內典中史學撰述的研究以及建國以后地下考古發掘資料的重見天日,使我們對于那段幾乎,己經完全被遺忘了的歷史有了一些新的了解。從早期佛教的傳入直到南朝佛教對整個社會各方面的滲透完成之時,這種來自異域的文化隨著印度佛教典籍像海浪一樣一波一波地傳入了中土,這個過程一直持續到了宋代。佛教在中國發生影響的廣度和深度都是我們僅僅從外典中的記載所得到的一點支離破碎的印象所無法完整重構的。對于整個中國而言,公元后的第一個一千年里最重大,同時也對中國以及生活在這片領土上的人民的未來發生決定性作用的一件大事就是佛教的傳入。”

    “對于佛教史的研究來說,其基礎仍然是文獻的整理,在這一方面老一輩的研究者給我們做了非常好的榜樣,比如中國上個世紀前半葉,真正具有現代學術意味的中國佛教史學研究是湯用彤先生在極為深湛的文本研究的基礎上寫出的名作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這種例子在當時還有很多像陳垣先生關于佛教史籍的文獻學研究對于其佛教史學的影響陳寅烙先生對梁傳的箋疏未完稿,以及在此基礎上對于佛教對中國古代音韻學和佛教故事類型對中土敘事風格滲透的精湛研究。呂激先生和支那內學院對佛經的整理以及對佛教目錄學的研究和在此基礎上對中國佛教史的梳理這些工作的直接結果就是藏要的出版,為后世的研究者提供了一個佛教研究最可靠的版本。對于疑經、偽經的研究國內的著作最有影響的是張心激先生的偽書通考共輯錄辨偽佛經多達四百一十六種代表了當時學術界此一領域的最高水平。在這樣一種嚴謹的風氣影響下,像我這樣這樣并非以佛教研究名家的研究者,也秉承著這樣一種嚴謹周密的研究方法,寫的博士論文tantrisminchina。”

    說了國內,繼續說國外。

    ”這些中國佛教史學的拓荒者他們所做的工作無一不是先由文獻的處理開始逐步展開自己的學術命題。當然在二十世紀的前半葉這種學風遠非為中國人所專美東西洋的佛教學者莫不如此。象對中國早期佛教的傳入的文本研究者就有白鳥庫吉、羽西了諦、沙豌、馬伯樂、弗蘭格、德效賽、魏魯男等等目錄學的研究有常盤大定。對于佛經中偽經的研究有法蘭西學院戴密微教授對唐代特別是武后一朝偽經的關注稍后還有石泰安教授對疑偽經的甄別。至于日本學者的疑偽經研究則時間更早如深浦正文七八十年代更有牧田諦亮、鐮田茂雄等一大批學者。

    經錄以及以此為基礎的佛教文獻研究大陸本有呂微和內學院奠定的極好基礎然而非常遺憾的是這樣一種深潛持重的優良學風在建國以后并沒有得到繼續理論和概念先行的研究模式較為流行這對于佛教文獻的整理沖擊不小在以后的幾十年里中國的佛教研究當然也包括佛教文獻研究完全陷入了停頓的狀態。然而在同時歐美以及東派日本的漢學家們他們在這種一切推論都建立在細致的文本研究的基礎上的良好傳統下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比如完成于五十年代初期的戴密微先生的巨著吐蕃僧凈記該書主要內容是關于漢僧摩訶衍同印度僧人蓮花戒在八世紀末的一場宗教辯論的漢文史料以及史料的詳細甄別和研究。對于此書謝和耐教授的評語是“書中有許多學識橫溢的注釋每一條注釋都堪為百科全書的一重要條目。”謝和耐教授本人為戴密微先生的弟子也于四十年代末完成了中國佛教經濟史方面極有影響的巨著中國一世紀的寺院經濟此書對歷史文獻也有精湛的研究。五十年代末荷蘭的許理和先生發表了他的博士論文佛教征服中國跳。

    說到陳寅恪先生的時候,周一良神情再度黯然。

    顯然,對于陳寅恪的“破門之罰”,他依舊耿耿于懷。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灯塔市| 宁波市| 安阳市| 仪征市| 阳泉市| 竹山县| 松阳县| 南召县| 海南省| 新河县| 青田县| 鹤峰县| 蒙山县| 北京市| 家居| 丹江口市| 酒泉市| 阿拉善左旗| 江油市| 梁平县| 丘北县| 梁平县| 广安市| 茶陵县| 固始县| 永丰县| 天长市| 铜山县| 通辽市| 凉山| 兰州市| 贵港市| 商丘市| 东乡县| 寻甸| 永顺县| 平阳县| 连南| 平定县| 金沙县| 临澧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