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280章:因為我《石峽遺址發掘報告》的編寫提前了-《我在北大學考古》


    第(1/3)頁

     book chapter list     唐蘭先生學術研討會結束,寒假已經到了。

    蘇亦需要回新會春節。

    1978年,是中國高考歷史上絕無僅有的一年。

    一年之中,春秋兩季都有學生入學,合稱77-78級。

    這樣一來,造成一個現象就是,大部分78級入學的大一新生,這個寒假都選擇留在學校并沒有返回老家。

    全國各地都是如此,北大亦然。

    從南方過來的學生,基本上都選擇留校。

    選擇留校的原因多種多樣。

    有的是因為交通不方便,有的是因為想留在學校多學點東西,有的是因為窮買不起車票,后者的占比最大。

    蘇亦認識的姑娘。

    從昆明來的張繡予就選擇留在北大。

    來的時候,他們同行,這一次,蘇亦以為對方要回去過年,不曾想,她選擇留校。

    這大姐,也是厲害。

    一個春城來的姑娘,大冬天留在北方,那么冷的天氣,想想就不容易。

    實際上,不止張繡予留下來。

    作為研究生的許婉韻,也留下來。

    就連黎新葉也選擇留校,葉子同學說,她要準備考研,要充分利用寒假的時間。

    她的決定,讓蘇亦很是意外。

    似乎,因為他這個變數,身邊的家伙都準備提前考研了,尤其是歷史系,更是重災區。

    他們一個個的,受到蘇亦的刺激,都想一步到位。

    蘇亦能干嗎?

    只能鼓勵了。

    不拘一格降人才的事情,也就是到今年為止了。

    如果這一次考不上的話,這幫家伙也只能乖乖的讀本科了。

    誰都不想錯過,誰都想跳級讀研究生。

    有沒有這個能力,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不出意外的話,今年報考研究生的學生,肯定暴漲。

    競爭極大。

    國家嚴格篩選,并沒有放水的痕跡。

    也造成未來兩年內,全國各地的高校,根本就完不成計劃的招生人數。

    典型的寧缺毋濫。

    也注定大部分人都是陪跑選手。

    黎新葉要考研究生,蘇亦也幫不上任何忙,他又不是中文系的。

    唯一能夠提醒的就是,多研究魯迅,可能會考。

    他真不是開玩笑,現當代文學史,還真沒法繞開魯迅先生。

    至于考古專業這幫家伙,蘇亦倒是不拒絕,紛紛傳授各種經驗。

    但是,他面對的整個專業。

    這幫家伙跑去考其他大學還行,如果都在卷北大,大部分都是炮灰。

    這一次從返回廣州,蘇亦只身一人,身邊并沒有同行者。

    就連陳飛也沒有回新會。

    他本來也不是新會人,只是插隊被分配到新會而已。

    這一次回家,從首都站到廣州站,差不多90個小時,四天四夜的時間。

    也僅僅是到廣州。

    為了趕時間,他都沒在廣州逗留,當天就跟老爸老媽一起返回新會。

    然后又是火車,又是渡輪,又是汽車。

    終于到會城城區。

    要不是老爺子非要讓他回來過春假,再加上首都又冷又干燥,有點難熬,蘇亦還真不愿意來回折騰。

    一路緊趕慢趕,終于在除夕夜趕回老家了。

    一回到家,就要幫老爺子研墨寫春聯。

    老爺子是親自等他這個大孫子回家才開始寫自家對聯的。

    實際上,從小年開始,親朋好友就陸續上門求對聯,作為新會有名的書法家,慕名而來的人不要太多,老爺子也不拒絕,甚至,連紅包都不收。

    所以每年在老宅,前來求春聯的人,都可以把門檻給踏破了。

    一開始,大家都在勸阻,不讓他那么累,結果看到老爺子樂此不疲,家人也就默認此事。

    這個傳統,也保持了好些年。

    從蘇亦記事起,就沒斷過。

    等老爺子些完春聯,看到蘇亦拿出來啟功先生贈送給他的書法作品,高興不已。

    直夸大孫子懂事。

    跟弟弟妹妹們貼完春聯,也就可以吃除夕夜團圓飯了。

    也不知道小叔從哪里搬過來一個黑白電視。

    晚飯后,大家都在家看春晚。

    不僅他們家,鄰居也都過來了。

    這個年代,電視機絕對是稀罕物件,春晚更是稀罕。

    因為今天才開始舉辦。

    一時之間,蘇家院子都成了錄像廳了。

    熱鬧得不行。

    這一年的春晚,蘇亦沒看過,非常好奇。

    導演則是鄧在軍跟楊潔,楊潔就不說了,鄧在軍也是83年春晚的總導演。

    蘇亦的印象中,83年才是第一屆春晚,現在才知道,并非如此。

    79年已經開始,不過這一年,全國的電視機太少,沒有在社會造成廣泛影響而已。

    83年以后才成為慣例。

    這一次,晚會是錄播的。

    因為是改放后的第一次春晚,香檳、交誼舞、斗牛舞等元素都是第一次亮相。

    又因為晚會引用了芭蕾舞《天鵝湖》中較為明快的音樂,男女演員穿的又是緊身服裝,表演西班牙斗牛舞。

    然后在黑白電視里面呈現的畫面就是,男演員沒穿衣服,女演員袒胸露背、穿著暴露。

    好家伙,這樣一來,就熱鬧了。

    全國各地的投訴,如同雪花紛飛。

    當時,在蘇家大院,好多家長都紛紛捂著小朋友的眼睛。

    蘇亦也直呼辣眼睛。

    不管如何,這依舊是值得紀念的一個除夕夜。

    晚上,蘇亦跟弟弟們一起守歲。

    結果沒過十二點,堂弟就有些調皮的去點燃炮竹。

    于是,接二連三,整個世界都炮竹聲。

    第二天,春節,拿紅包。

    初二,各種走親戚。

    初三,老爺子的門生故吏紛紛上門拜年。

    聊著聊著,縣文化局一位領導就提到古井官沖村永安里有一個楊太后墓,因為位置偏僻,保護不得當,已經損壞嚴重,縣文化局這邊想要保護,又不得章程。

    希望老校長幫忙給一些建議。

    聽到這話,老爺子就笑起來了,“你這個家伙,醉翁之意不在酒啊。你讓我題字或者辨認一些壁畫圖案,說不定我還能說出來一二,或者說說宋史我也能說出一二,結果,你倒好,讓我給古墓保護提意見,我能提出來啥來。你直接說來找我大孫子就可以了。”

    其他的來訪者也笑了。

    說話的領導,望著蘇亦,“小亦是北大考古專業的高材生,聽說之前還在省里工作,對于我們來說,就是中央來的專家啊,可遇不可求,當然不能錯過了。”

    老爺子望著蘇亦,“你對這個方面有研究嗎?”

    蘇亦回答,“我導師宿白先生,是國內宋代考古的專家,可以說國內第一人,五十年代的就是就寫出來第一本關于宋代古墓的發掘報告《白沙宋墓》,研究確實有,但咱們楊太后陵墓,還沒嚴重到需要發掘的地步。”

    他這一出來,可把其他人都嚇一跳。

    一同前來的縣博物館副館長,連忙搖頭,“對,對,不需要挖,不需要挖。”

    好家伙,大家過來尋求保護方案,他卻告訴大家,他是挖墓專家,誰敢答應啊。

    蘇亦笑,“確實不能挖,咱們文物工作方針也是保護為主,搶救第一,楊太后陵墓,主要的就是保護,官沖當地群眾有意識保護,縣領導也重視,咱們在劃一塊區域,把它圍起來就行了。”

    “這么簡單?”領導也被他如此接地氣的方式,也說愣住了。

    蘇亦點了點頭,“確實如此,就是這么簡單,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在旁邊建立一家紀念館,然后張貼一下相關史料,作為宣傳,甚至,如果縣里想要加大管理的話,也可以安排專人看守。”

    領導苦笑,“這些不太現實,而且,楊太后陵墓也不符合要求。”

    楊太后陵墓,聽起來規格很高。

    但,真實情況卻是這是一個這座用蠔殼砌成的沒有碑文的墳墓,極為簡陋。

    墓葬所在地,蘇亦前世今生都去了好多次。

    楊太后陵,在村里面,比較偏僻,周圍沒有任何標示。而且道路雜草叢生,直接把路面給封住了。

    再過幾年,陵墓都被村居圍繞,完全就是在村里面。

    外地人想要想要找到陵墓,就必須要找向導,不然很難找到。

    整個陵墓非常小,約74平方米,極為簡陋,跟它的名頭嚴重不符。

    陵墓本身風化破損。

    現在都還是土面。

    八十年代,經過修繕。

    直接澆灌混泥土,由壟環、享堂、山手、月池組成,角形石質墳頭,直角踢靴,護墻和山手皆以蠔殼砌筑。

    現在嘛,經過多年的風化,極為破敗,就算本地百姓世代保護,但有沒有被盜掘過,誰也不知道。

    但這也不是重點。

    重點是,新會人要保護這個有著象征意義的陵墓。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金霍洛旗| 哈密市| 南昌县| 修文县| 时尚| 娄烦县| 谷城县| 都昌县| 邻水| 湟中县| 贵定县| 武清区| 扶绥县| 抚远县| 鹤峰县| 姚安县| 通榆县| 筠连县| 得荣县| 随州市| 宁晋县| 本溪市| 砀山县| 滕州市| 贞丰县| 阿勒泰市| 河池市| 潮州市| 海门市| 宁武县| 巴楚县| 泰顺县| 察雅县| 突泉县| 高清| 布拖县| 安吉县| 五华县| 正镶白旗| 宁远县| 合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