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他給納英戈蘭的任務,就是: “無論那個七號在哪里拿球,都不要讓他拿球轉身!” 這也是為什么一上來納英戈蘭就給凌峰來這么一個下馬威的原因。 只不過,凌峰并沒有被納英戈蘭的兇橫所震懾。 用眼神做出回應之后,他順手整理了一下白色的球襪,然后直接將球開出,繼續神情自若地跑位、接球。 只不過,比利時人卻沒有輕易放過他! 接下來,每當凌峰想要拿球,納英戈蘭就會立即上前貼住他,然后上下其手,讓他無法輕易轉身。 對于這樣的防守強度,凌峰早已習慣。 即便身上有著【高級反傷卡】這樣的“球場治惡神器”,只要納英戈蘭膽敢對自己惡意犯規,就會自食惡果。 但凌峰也沒有過多拿球,故意引誘納英戈蘭對自己粗野犯規,而是通過不斷的跑位接應,讓納英戈蘭在自己身后疲于奔命。 并不是他不想將納英戈蘭這種球場屠夫搞下場,而是不希望用這種手段來取得勝利。 【反傷卡】本是對他個人的保護道具。 當然了,如果納英戈蘭非要對他惡意犯規,想要廢了他。 凌峰也不介意讓這個球場屠夫嘗嘗被自己搞斷腿的滋味! 而在不斷的跑動游弋之下,納英戈蘭根本跟不上凌峰。 即便他想要利用犯規來打斷這位三獅核心的節奏,也無從下手。 這也讓納英戈蘭表情越來越難看,不由在心里罵了起來: “該死的小子!怎么就像是泥鰍一樣!” 比賽開始之后,比利時的進攻意圖直接拉滿。 從前場幾人位置如此前壓就可以看得出來,比利時也是想要以攻代守,盡可能地利用出色的進攻能力,盡快撕開英格蘭的防線,從而取得比分上領先。 可是,場上的比利時眾將似乎在“搶開局”以及“穩步推進”的兩種想法之中,舉棋不定。 每每控球時,本想由后衛將球傳遞給后腰,后腰再將球交給然后層層推進。 可是,英格蘭采取了高位逼搶的戰術,前場球員直接壓到了后衛身前。 并且通過中場的菱形站位,對比利時的出球后腰維特塞爾進行包夾,讓其不敢拿球組織調度。 這就逼迫比利時的后場球員要么將球分邊,要么就直接起長傳。 可是,長傳高球對于還沒有增肌的盧卡庫來說,可不是十拿九穩的。 無論是斯莫林還是卡希爾,都能夠力壓他,搶到高球的第一點。 如果前場中鋒無法控制住球權,長傳只是送球權罷了。 而中路德布勞內得到主教練的指示,并沒有回撤接球。 所以,這就導致比利時后場的出球點變得十分有限。 中衛拿球,抬頭觀察了一下,就只能在瓦爾迪的上搶之前,將球分邊。 然后邊衛再將球交給左路的阿扎爾來處理。 這也是比利時的常規戰術套路——將球交給阿扎爾,讓他來發揮! 阿扎爾確實有持球推進和組織的能力,也是全隊持球進攻最出色的球員。 可是,比利時在進攻時最明顯的問題,就是團隊協作能力不足。 前場空有阿扎爾、德布勞內、盧卡庫、卡拉斯科這樣的天才球員,卻各自為戰,根本打不出有效的傳切配合! 而導致這樣的原因,有二。 一是德布勞內球權不多,無法從容組織進攻,梳理節奏; 二是身為隊長的阿扎爾,持球又過多,本場比賽顯得格外的獨! 或許是受到媒體和隊友的批評,阿扎爾更加想要在比賽之中拿出好表現,證明自己是有能力成為比利時隊長,也有能力帶領球隊在關鍵比賽之中取勝。 立功心切之下,就導致他更加沉迷于個人的盤帶突破。 可是,在沃克的單防,以及亨德森的協助之下,阿扎爾在左路屢次拿球,卻是屢次被斷下球權。 相比起上一輪血洗匈牙利,過人如麻的“扎球王”,完全是天壤之別! 而阿扎爾幾次的突破無果,也是讓隊內另一名核心德布勞內感到不滿。 尤其是自己附近已經出現明顯空位的情況之下,阿扎爾也沒有將球傳出來,耽誤了球隊的進攻。 而德布勞內也是著名的“壓力怪” 如果隊友踢球不合理,或者踢得菜,他也是會直接抱怨或開噴。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