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認購證剛推出的一兩個月,大堆的沒人要。 在跟著,是無數市民熬夜排隊買認購證,每搶到一張,轉手十倍二十倍價格被其他股民搶走。 至少在王守良記憶中,1992年初一二月份,一張認購證30元,你每買一百張連號的股票認購證,再到三四月份、五六月份賣出,每一百張連號利潤平均為50萬人民幣。 這不是說你3000元買100張連號,轉手賣50萬零3000那么離譜,是買了認購證,搖號,中獎率超高,在拿幾萬塊順著資格去買新股,閉著眼睛買。 老八卦之外的新股上市之后……閉著眼睛能平均賺50萬。 這才是1992年的認購證商機。 八十年代初中期萬元戶很牛,80年代末倒爺最強,90年代初,股市制造了海量的百萬富翁。 你想也知道,華夏開放后開了上滬港交所,最早上市的公司,企業,發展前景和自身的含金量,絕對比現在港島股市那魚龍混雜的企業強多了,不能說每個都是獨角獸。 但幾乎不存在垃圾股,全是好企業。 一兩年內可能會伴隨股市波動,國際市場沖擊影響等等,有升有跌,十年左右的大長期,都是撿錢,比21世紀的樓市賺錢更暴利多了。 你現在去京城撿一套四合院很牛,20年后市值翻多少倍? 但你1992年初去買1000張股票認購證,基本等于幾年內賺幾百萬的利潤,90年代初的幾百萬。 那些……王守良暫時還沒心思砸大錢,畢竟手里的錢還是要留一些,撐著等年底報稅扣錢呢,即便是商業公司走賬,正經的跨國貿易集團,報稅比報個稅少得多。 他還可以捐錢,以慈善方式來減納稅額度,但諸天商城各種好東西,依舊很饞人啊。 他現在手里1300萬港幣和1000多萬人民幣現金流,是很大一筆錢,但再買10立方米隨身空間,擴增到16立方,又是1000萬。 向前多邁進幾個小目標,他立刻又是百萬負翁! 這也不是有強迫癥,必須狂砸大錢加點,是這個年代民風淳樸的超乎想象,萬一被打黑槍,找誰說理去?港島風貌已經是很安全的了。 ………………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