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當然,這里頭還有一個原因卻是梅生給提出的——天氣! 沒錯,梅生自打入朝以來,最為關注的就是天氣了,沒辦法,別人或許不知道,梅生卻是清楚,九兵團最大的敵人不是被嚇破了膽的美軍陸戰一師,而是這該死的天氣! 自打入朝以來,伍千里也好,梅生也罷都明顯感受到周圍的溫度正以小時計算著下降,或許也跟自己進入狼林山脈之中有所關系,但不得不承認的是,天氣正在越來越冷。 趁著天氣還好,溫度還高,能多走就趕緊多走兩步,真到了大雪封山之時,就算是自己想要多走,也走不了了。 聽著連長的命令,七連的戰士隨即以班排為單位,就地修整了起來。 因為待會兒還要繼續前進的關系,綁腿是萬萬不能松的,戰士們只能稍稍揉揉已經酸痛的腿肚子,隨即拿出隨身的干糧開始補充體力來。 好在,因為梅生提醒的關系,七連的補給顯然是拿的足足的,這會兒自然是大塊朵頤了起來。說是大塊朵頤,實際上別說肉了,連點綠葉都沒有影子,也就是個炒面管夠。 炒面大規模供應在50年11中下旬,而九兵團27軍是在11月月初入朝的,此時炒面雖然沒有大規模供應志愿軍,但也已經小規模的試驗過了,所以最為最后一批入朝的80師七連,應該也是配有有炒面吃的。 而這炒面,說是面,實際上跟面條就幾乎沒有任何聯系,更與今天大家所熟知的炒面條大相徑庭。 說白了,這炒面就是將糜子、蕓豆、玉米、青稞、甜菜根、小麥、大豆和高粱米,等等能吃的糧食作物,統統炒熟之后,再磨成粉,加上點鹽制作而成的。 別說口感了,這東西,就算是掛在樹上,美軍都不愿意為它浪費炸彈。 干澀、難以下咽,是它唯一的特點,沒有點水,根本就吞不下去。 可偏偏七連戰士們的手中還沒有熱水。雖然如今七連駐地還在我軍的控制區內,可因為制空權的缺乏,七連的戰士們根本不敢生火,不能生火,也就意味著沒法燒水。 而狼林山脈急劇下降的溫度早已經戰士們水壺中的水凍成了冰水混合物。還好,沒有完全結冰,否則在這沒有見到水源的地域,只能破壺取水了。 于是,一口炒面一口冰,七連的戰士一一開始了他們的進餐。 好在有老兵的提點,那放著炒面的袋子早早地就貼著肉放好,一路劇烈的運動,發熱自然少不了,連帶著炒面也是溫溫熱熱的。 一口冰水含在嘴中,再一口半滿的炒面倒下去,那滋味......就像是在嘴巴里和起了面一般。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