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哦?怎么說?”高懷鈞來了興趣。 如果寧遠有更好的想法,其實他可以把原有的想法進行更改! 雖然他有重生金手指,但是畢竟那是產品層次的,和方向策略無關。 “我的想法是在我們的優勢電風扇基礎上和其他相關領域進行融合!比如我們可以做電風扇和電燈結合,做電風扇電燈。比如我們可以深入到電風扇更深的領域,空調進行相關挖掘!這不僅僅是可以挖掘出我們的潛在優勢,而且還進入了有技術相關的領域,就建立高總您所說的技術壁壘!”寧遠想了一會,開口說道。 高懷鈞眼前一亮,不過他卻是即沒有同意,也沒有否認。 不得不說,寧遠其實提供了一條比較好,或者說,比較保守的發展道路。 如果高懷鈞只是想小富則安,做一個小號版的美的或者是格力,這個想法其實是非常不錯的,畢竟步步為營,技術堡壘慢慢建立,會逐漸蠶食電器行業相關的市場份額。 可是,電器業太卷了! 卷到了要想獲得合理的市場利潤,這很難很難。 其中最主要的體現就在員工工資上。 在23年,你經常會聽到oppo,小米,中為這些企業提供高工資給員工,提倡狼性文化,給肉吃,但是你會經常聽到美的,美的,格力,九陽,熊貓等這些企業,有能力提供批量化的高工資嗎? 沒有! 一個都沒有! 華國那么多,那么強的白電和黑電企業,沒有一家能在高科技時代,能跟得上大廠卷的速度的。 甚至后起之秀,大疆,寒武紀,字節,阿里等等,批量化地給予高工資,這些電器大廠卻是袖手旁觀,在默默看著你們起飛。 無他! 利潤真的太低了。 而且,由于這些大廠都有體量慣性,做什么事情都會瞻前顧后,害怕一個閃失,把自己的腰給閃了,他們想翻身,幾乎沒有太大可能。 格力就是一個例子。 他們也曾經想過做手機,但是也失敗。 原因有很多,在外部,市場已經進入了寡頭壟斷時代,是一個比較核心的原因。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