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等劉厝離去后,一位憨厚老實的青年一臉興奮跑來跟李衡說道:“李郎君,第一批的紙漿已經做完了,按照您的方法,預計半月之后就能造出紙來。” 薛良是渭河本地人,對周圍地形十分熟悉。 這段時間在工廠內除了做好自己崗位的事情外,其他的挑拿扛搬這樣的臟活累活,這青年都很積極,閑暇之余也會經常跟李衡交談, 李衡巡視了一轉那些紙漿,并且親自感受了一番。 其實竹子最好是浸泡兩到三個月,但是這一批紙是趕時間急用,所以李衡把時間壓縮了,這樣造出來的紙質量肯定收到影響,不過肯定能用。 竹子造紙要等到晚唐,到宋代才全面普及。 甚至唐朝時候,除了宣紙,大多數紙的質地也一般。 眼下,量比質顯然更加重要。 等量起來后,再慢慢提升質,凡事都有一個輕重緩急之說。 “李郎君,那些竹子要不要再浸泡一段時間?”薛良忍不住問道,“我感覺再浸泡一段時間會更好。” “不用了,這一批暫時就這樣。” “好。” “一會兒還有事沒,沒事的話你隨我去營中轉轉。” 李衡想著,自己以后還有很多事情要做,不可能被束縛在造紙作坊。 倒不如提拔一個人起來。 先留在自己身邊,當個跑腿送信,看看是否靠得住。 這個薛良就很不錯。 “有的,郎君,最近軍中屯田任務重,現在開田又很難,二狗子家跟我家里實在忙不過來。”薛良回道,“雖然我們在這里造紙,但也不得不抽出一點時間回去幫忙,即便幫的不多。” “屯田有這么難?”李衡不禁疑惑道。 畢竟他是穿越者,前世的農活,和這個時代還是不一樣的,農具、肥料等等全部都不一樣。 難度自然也就不一樣。 薛良說道:“有些地很硬,耕牛又有限,需要再加把力。” “嗯……”李衡尋思起來,突然靈機一動。 犁! 對啊! 之前怎么沒想到! 曲轅犁啊! 弄曲轅犁!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