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到了傍晚的時候,董宏回來了,他的衣服被汗水浸濕,但他依然站立得挺直,臉上沒有一絲不滿的表情,可疲憊卻掩飾不住。 “明公,一共三十三戶人家,每戶五十畝田,都登記完了。” 李衡接過來一看,頓時有些驚詫:“你腿沒跑斷?” “我讓他們測量的。”董宏解釋道,“其中有三個人是讀過書的,會寫字,只是逃難到渭南來,他們協助了我,我打算讓他們來當吏員,申報我會提交。” “你安排好就行。” 李衡心里嘀咕著,董宏看起來一板一眼,但做事的時候倒是靈活變通。 “明公要不要見一見?” 李衡笑道:“我不見了,你覺得可以的人,那一定可以。” 董宏倒是有些驚訝,沒想到李衡這人這么相信自己。 這時,王富貴急匆匆趕來。 這一次不是他一個人,而是他們一家子都來了。 “郎君,郎君。” “你還有何事?” “多謝郎君為我們置辦田,多謝董公幫我們置辦田。” 王富貴說完,讓他的妻將一把蒲扇呈遞上去,說道:“我們沒有其它的財物,為郎君編制了一把蒲扇,請郎君不要嫌棄。” “多謝多謝。”李衡連忙接過來,“你們費心了,我都是在按照丞相的吩咐辦事。” 李衡看見王富貴身邊站著兩個小孩,一個男孩一個女孩,都身形消瘦,顯然是營養不良。 這要是放在21世紀,絕不是這樣的。 王富貴說道:“不瞞郎君,我之前在陳倉縣城外的時候,那里還有一些流民,而且許多百姓怨聲載道,若是郎君能施仁政,必然會有更多人前來歸附。” 李衡立刻問道:“百姓因何而怨聲載道?” “一是鄉里有惡霸,無人管,經常欺擾百姓,收取口糧;二是陳倉縣的糧稅收得太高,到了六成,只要郎君施行仁政,百姓必然愿意過來。” 董宏說道:“想必之前司馬懿知道我們要來,命下面的人準備軍糧,下面的人壓榨了一部分。” “王富貴!” “在!” “你去告訴那些人,就說來我這里種地,糧食五五對分,犁來我這里領!” “好好,我這就去!郎君可真是青天!”王富貴大喜,但隨即又問道,“若是人來多了怎么辦,郎君的田分得過來么?” “你放心,來多少人,我給多少地,不存在不夠的,犁也管夠!” 與王富貴一家人道別后,薛良感慨道:“這些人比郎君還著急,人人都想要有一個安穩的地方過日子。” 一邊的董宏卻露出了冷笑:“明公,萬一明日突然來了數百人,你的犁頭夠么?”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