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他此話一出,營帳諸將面色微變。 司馬懿卻神色淡然,并無急著定論。 司馬昭見狀,急忙道:“大都督,茲事體大,若是任由蜀軍這般進展下去,恐怕局勢不妙??!” 司馬懿閉目沉思片刻,才笑道:“稍安勿躁,屯田不是那么簡單的,你可有測算過,蜀軍要屯多少田,才能養活數萬兵馬?” “這……” “你隨我出征以來,眼中只有前線沖鋒陷陣。沖鋒者,勇士也,布陣者,將才也,然帥者,運籌帷幄,勝敵千里!” 這一年的司馬昭二十三歲,對許多事已經有了相對全面的認知。 但也因為年輕,性子急了一下。 被自己的父親這么一說,他無話可說,心中便開始推算起來。 片刻之后,司馬昭才說道:“若是蜀軍有可戰精銳三萬,要養這三萬大軍,至少要四五十萬畝地?!? “你知道就好。”司馬懿沉聲道,“要開出四五十萬畝地,知道需要多少人嗎?一畝地三個人,兩頭牛,一天開三畝,且不說人夠不夠,牛可夠?” 司馬昭答道:“恐怕沒有那么多?!? “還有,前期蜀軍在屯田之時,田少尚且能守,田一多,守軍分散,我軍騎兵可來去自如,襲擾蜀軍良田,諸葛亮又能如何應對?” 聽司馬懿一言,眾人不由得點頭。 “再說了,開五十萬畝地,需要至少一萬戶,即便他動員蜀軍做軍屯,想要在今年動員數萬人屯田,也來不及了,除非他能用一種方式,快速地傳達自己的命令給數萬人,并將所有繁雜的文書事務快速地整理起來,知不知道這需要多少竹簡?” 無人回答司馬懿的話。 若是問他們如何打仗,他們可以滔滔不絕。 但這顯然涉及到了吏治,吏治的事務最為繁瑣。 例如種田的人,要登記戶籍,要記錄在案,要測量田地等等。 人少還好,人一多,就難上加難。 再加上種地收到季節制約,不是什么時候都能種的。 那就更難了。 “吏治之難,非爾等想象,我不懷疑諸葛亮的才能,但他沒有那么多時間,想要完成這些,至少要準備數萬冊竹簡。” 這時,張虎的面色微變,他站出來說道:“大都督,今日在突襲斜谷出口蜀軍的時候,末將繳獲了一些奇怪之物?!? “何物?” “好像是紙?!?br>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