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董宏怔了怔,詫異道:“你是說丞……費司馬他知道?” “當然知道,我已經說過了,現在紙的每日產量,已經能夠滿足我軍需求,如果紙能換更重要的糧食,誰會拒絕呢?” 這么一說,董宏倒是信了幾分。 “那接下來上面豈不是也會拿紙去……” “不會那么快,畢竟魏軍掌握了紙,對他們稅收、吏治、治軍都有幫助。” “那為何上面默認我們給隴右……” “因為我軍真正的意圖不是長安,而是隴右。” “你說什么?” “我說我軍真正的意圖不是長安,而是隴右,紙輸入到隴右,并不會產生多大的影響,反而可以在隴右構建一些關系,對我們拿隴右只有幫助。” “你這話何意?”董宏微微蹙眉,完全聽不懂李衡這話了。 “丞相從來沒有想過要硬攻長安,硬攻長安對我們沒有任何好處,司馬懿如果退守長安,魏國不會放棄長安,只會派更多支援前來,我們人不多,和魏軍這樣硬拼,即便我們在正面戰場上贏十次、二十次,最后我們都只有輸。” 有一句話叫做:用戰術的勤勞彌補戰略的失敗,最后只是徒勞,必然滿盤皆輸。 “我們現在圍田,步步逼近長安!”董宏反駁道。 “圍田是扎穩腳,跟魏國打持久戰,但這個階段清晰的目的是取隴右,隴右有馬場,有城池,有良田,而且羌人與魏國有仇怨,我們聯合羌人,更有好處。” 董宏一聽,頓時豁然開朗。 但他卻裝作自己早就想到的樣子。 董宏問道:“你說通過紙的買賣,在隴右構建關系是何意?” “在隴右結交一個朋友,隴右走河西,往河西輸入紙,一起賺錢。” 李衡此話一出,董宏整個人都呆住了。 這完全說得通! 他頓時激動起來。 “等吧,等杜預回來。”李衡說了一句之后,臉上又露出了笑容,“我們來談談種苧麻的事。” 董宏:…… 李衡分析這些,也只是他站在穿越者身份的猜想。 諸葛亮可不僅僅只是會搞吏治、會打仗,商業方面,諸葛亮也是一把好手。 歷史上,季漢多次北伐的財政來源之一,是蜀國對外的商業。 你以為僅僅商業就完了? 諸葛亮還是一位國際金融大師。 董卓在洛陽鑄小錢,結果洛陽和關中大亂。 諸葛亮的直百錢就是一直百錢等于一百五銖錢,顧名思義就是鑄大錢。 這樣的金融游戲,北宋末年的蔡京也玩過,玩崩了,百姓肯定不買賬。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