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其次是楊儀。 費祎和蔣琬他們都屬于堅定擁護北伐,但其實是北伐的溫和派。 至于李嚴那種人,就是季漢的鴿派,是旗幟鮮明的反對北伐的。 不過,人的立場是會變的。 歷史上楊儀被罷官后,還在費祎面前發牢騷說早知道投魏了。 姜維這個時候,算是跟著諸葛亮的積極派。 諸葛亮死后,姜維受到了極大的刺激,開始變成激進北伐派。 至于馬岱和孟琰他們,還進入不了核心層。 諸葛亮用人,必須要考慮到一點:這個人愿不愿意堅定不移地北伐。 因為季漢內部反對北伐是大多數,所以季漢的核心就必須是北伐派。 如果不是,就別想在諸葛亮的圈子里混。 “濟安,你繼續說。”諸葛亮說道。 “是。”李衡不理會楊儀。 楊儀有自己的利益,決定了他的立場,這不是靠三言兩語能說通的。 “魏軍想消耗我們,我們就不能被他們消耗。” “那我們該如何?”費祎問道。 “我們慢慢生長,我們現在是茁壯的樹干,等我們長成參天大樹之后,魏軍再想消耗我們,已經不可能。” “你的意思是,避而不戰?” “是的。”李衡肯定地說道,“但魏主一定會讓司馬懿強硬攻伐,我們抵擋住魏軍的攻勢即可,最多等到明年夏天,我們今年開墾的糧食就能大片收獲,這半年多,我們營建城寨,安置百姓,兵力擴充,訓練有素之后,我們就可以行動了。” 費祎又問道:“你說的行動是?” “他說的行動是指進攻隴右。”諸葛亮補充道,“我們在斜水筑造數座城寨,兵源也擴充了,以主力牽制住司馬懿,再派一員虎將領兵西行,奪取隴右!” 說完,便注視著李衡。 李衡說道:“下官之意確實如此。” 費祎不由得暗暗咋舌,李衡這思維可真是四平八穩。 這是戰略人才啊! 難怪丞相當時愿意直接給陳倉縣令,現在又提拔到了參軍。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