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亡命之徒-《三國:季漢劉璋》
第(1/3)頁
長安城外,蜀軍大營。
主簿兼軍師中郎將荀攸在送別劉璋北上前往黃白城之后,他返身回到了中軍大帳。
如今他的明公劉璋引兵前往黃白城,欲親自指揮誅殺李傕、郭汜二賊的事宜,軍中無主的當下,蜀軍大營的一應事務就落到了他的頭上了。
身為主簿、兼著大營的留守,荀攸身上的擔子不可謂不重,無論是軍情往來通傳、或是軍中糧草輜重的調配,均需要他來做應對、做決斷,不使主帥離去的當下、軍中出了什么亂子。
說起來,荀攸向來是以智謀為長,可近來和當下,他所發揮的作用更多的是撫安內外,而不是忠正密謀這一塊,畢竟如今劉璋以下,沒有一個如他這般有資歷、能任事,可勝任撫安內外之任的人物。
所以荀攸這一向都是在處理軍中細務,而今劉璋引軍北上前往黃白城,大營的坐鎮管控一職,自然而然的就落到了荀攸的身上,他身上的擔子也就更重了。
畢竟無論是軍中的大事或小事,皆需荀攸來料理。
一念至此,劉璋下發了命令,讓麾下的大軍加快行軍的速度,急速趕赴黃白城,匯合甘寧、婁發、張任、張繡的什伍,仿佛一個鐵桶一般,將李傕、郭汜牢牢的困在黃白城內。
郭汜聽著李傕的建議,他卻乎是不敢點頭,他猶疑道:“劉璋小兒恐是會猜到你我的想法,會有所防備。”
“不過我們也可以趁著韓遂、馬騰相爭之際,去做上一些事情,但還需明公定奪才是。”荀攸斟酌了片刻后,他決定問一問對事情有決定權的劉璋,他雖是留守大營,細務他可以即時處理,但一些要事,他須稟明劉璋然后施行,此為臣之道也。
劉璋領著萬余軍士抵達黃白城,黃白城內的李傕、郭汜,自然是偵知了這一消息。
“主簿的建言甚是合乎道理,韓遂、馬騰的戰事我們不用去摻和,任由二人打生打死,但可趁著二人無暇他顧的時候,去奪取一二處要地,為來日兵進涼州做準備,稱得上明略最優也……以明公的英才睿智,當會同意主簿的建言,見縫插針,不放過眼前這個機會。”鄭度尋了一個位置坐了下來,他推論了一句。
“涼州?”鄭度斟酌了一二刻后他,他追問道:“莫不是韓遂、馬騰鬧出了什么大的動靜?”
一念即定,荀攸拿起吳懿遞來的文書,朝著書吏孟節說道:“勞煩孟君,將吳中郎將遞來的文書,以及問策的話發給明公吧,看明公那邊作何決策。”
此刻的劉璋,便是正領著萬余軍士,前往趕赴黃白城的路上,打算就此誅除屯駐黃白城中的李傕、郭汜二賊。
“當下情形如何,李傕、郭汜二賊未曾走脫吧。”見著兵曹彭羕近前,似有消息稟告,劉璋率先開口問詢了一句。
"今夜,當是最后的機會也說不定。"李傕舉目望月,但見月色晦暗,只數點繁星點綴在夜空之中,他生出了一個念頭,一個或許能讓他得脫生天的計劃。
這里李傕是面色不佳,那邊郭汜則是臉色近乎慘白,一張臉沒有了血色,整個人更是不時的顫栗著,可見郭汜心中驚慌的程度,已經到了不能掌控自身身體的地步。
“李傕、郭汜可有什么舉動。”劉璋料定,似李傕、郭汜一般的惡虎,自然不會坦然受死,肯定會做一番困獸之斗。
可如今的局勢,比起董卓身死的當時,情況上更加危急,那位益州牧劉璋絕人之路,郭汜自知連竄逃回涼州都做不到,這次確乎難以保全自家性命,說不得只在這幾日內,他就要踏上黃泉之地,奔赴幽冥之下。
聽著荀攸話語中的"勞煩"二字,孟節道了一句不敢,而后他雙手接過荀攸遞過來的文書,倒退幾步后,返身執行荀攸下發的命令去了。
“自然是有的。”彭羕接著通稟道:“李傕、郭汜二賊,曾領兵出城,有意襲擾我軍挖掘壕溝、擺放拒馬的舉動,只是都被殺退了回去,二賊如今已然是無計可施,只能于城內做困獸之斗。”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佛冈县|
横山县|
车险|
邳州市|
五河县|
大悟县|
大同县|
仪陇县|
建始县|
浦江县|
兴仁县|
泰州市|
乌恰县|
长汀县|
南木林县|
永济市|
正宁县|
鹤壁市|
泾川县|
平泉县|
海盐县|
宜良县|
翁源县|
呼图壁县|
溧阳市|
长春市|
湖口县|
罗源县|
抚州市|
福清市|
忻城县|
雷州市|
高唐县|
叙永县|
历史|
乌恰县|
乌拉特中旗|
灵石县|
西贡区|
五家渠市|
抚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