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馃子專門指的是沒過油的面點,并不局限于早餐攤,點心鋪子里面那些綠豆糕,桂花糕,豌豆黃,也叫做馃子,所以在本地也被人稱作“馃子鋪”。 本地人吃早點比較講究,得眼看著師傅拿新面過油,當場炸出來的,金黃透紅,酥脆香甜,這才叫油條。 說白了就是土豆和薯條的關系。 馃子的外號之所以叫馃子,不只是因為他瘦,還有一個原因是他大名叫鄭南國,取了個諧音。 他爺爺當年在天門市也算得上是有名有姓的英雄好漢,練就一身好武藝,上過生死擂,打過二鬼子,拉開架勢尋常三五十人近不得身。到他父親這輩兒轉行做生意,不再與人爭斗。 反倒是馃子從小喜歡練武,從他爺爺那里學得一手大開大合的通背拳。 不過習武除了要有錢之外,最重要還是得持之以恒。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可他這兩年顛沛流離,自己家傳的那點本事多半也都荒廢掉了。 上擂臺跟人比武,肯定沒什么好下場,但如果只是街頭打架斗毆,那還是綽綽有余的。 別看這人瘦得跟棍一樣,那倆拳頭掄起來,一般人還真招架不住。要不是他性子急,腦子也不大好使,真輪不到王云霄在這個小團伙里做大哥。 聽完王云霄的解釋,馃子眨巴一下眼睛,直截了當地問道:“大哥,你就說怎么干他?” 干誰無所謂,他只想知道時間和地點。 王云霄連忙擺手道:“別激動,我是這么想的,你帶上泥鰍,跟我一起去,看看他們到底要搞什么名堂。油條帶著麻團油餅他們在后面接應。到時候你看我眼色行事,油條在后面看具體情況隨機應變。” 帶馃子不帶油條的主要原因是馃子真的很能打,到時候對方要是敢來硬的,可以比劃兩下鎮住場面。 至于泥鰍,俗話說只有取錯的名字,沒有叫錯的外號,這孩子就如同外號一般滑不溜手,祖上開大車鋪的,就是車船店腳牙里面的那個車行。逢人見面三分笑,嘴巴跟抹了蜜似的招人喜歡。 油條腦子好使,但卻不太會說話,平時就透著一股子讀書人的清高與刻薄,要沒有王云霄護著,早就被人揍死了。所以王云霄這一次讓他躲在后面接應。 要是一切順利也就罷了,萬一中途鬧出什么亂子,是帶著兄弟們沖過來救人,還是趕緊跑回去報警,也就只有油條才能把握住其中的分寸。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