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年月有錢的閑人還是不少的,尤其是在那些前朝遺老遺少,王公子孫集體遷移到天門之后,為了迎合這些富貴閑人的巨大消費潛力,或者也可以說是為了把他們兜里的錢掏出來,天門市政府對于晚上的娛樂項目一直保持著相當寬容的默許態(tài)度。
除了XXX三項被取締禁止之外,其他方面都管得很松。
按照老天門的江湖規(guī)矩來說,十二點以前的叫夜市,十二點以后的叫鬼市。
夜市里大多是街邊小吃,服裝雜貨以及各種所謂的外貿商品。平時在商店里面賣一塊錢的東西,到地攤上可能也就是四五毛的良心價。
當然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天門本地開晚場的戲曲節(jié)目。幾乎所有的夜市,最初都是圍繞在那幾個開晚場的戲園子旁邊,專門為聽完戲準備回家的票友提供服務。
十二點以后,人走燈滅,一些見不得光的生意也就開始逐漸浮出水面。
鬼市,也叫做黑市。
很多后世人對于黑市的了解,也就局限于網絡作者描述的,專門擺攤給主角撿漏的神秘人大冤種這個層面。
實際上黑市最主要的大宗流通商品,是糧食,其次是鹽。
這聽起來可能有些反常識,但在過去的時代,無論有沒有天災人禍,糧食都是普通老百姓家中最必不可少的東西,沒有之一。同樣也是最容易從中吃拿卡要,賺取利潤的一門生意。
天門作為從隋唐時期傳承至今的北方漕運樞紐中心,要說起糧食上的門門道道,恩怨情仇,可以單開一本新書寫出五百萬字(當然肯定沒人看)。
這些老話暫且不提,糧食作為主要流通商品,從黑市上逐漸消失到現在也就不過兩年時間。至于原因當然是新政府成立之后平抑糧價的緣故,但對于這種強制性的政策能夠維持多久,老百姓們其實沒有多少信心。
畢竟那些過去做糧食生意的大老爺們,去年也沒吃到花生米,還在夜夜笙歌。
如今的鬼市里,更常見的當屬于古董文玩,各種來路不明,用途不明的稀奇物件,甚至還有西洋的舶來品。
這都不是用來坑窮人的東西。
但你也架不住有那些特別渴望進步的,兜里沒倆錢硬充大爺的,整天做白日夢幻想自己踩狗屎的……跑到這鬼市里來增添人氣。
鬼市里沒有燈,最多也就是攤主準備一盞煤油燈,稀稀拉拉的小火苗照亮這尺寸之地。要的就是這個看不清楚買主賣主的昏暗環(huán)境,要不然也不至于半夜十二點出來做生意。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