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滴答答的沖鋒號還在山谷中回蕩著,喊殺聲更是震天的響。 北邊,紅纓槍滿山坡,一簇簇的如同開閘的洪水一樣往山下奔涌;東邊,突擊隊的3個機槍組機槍組沒動,連指導員的懷里抱著個小娃娃也沒有參加沖鋒,其余的隊員卻是奮勇向西,就等著跟鬼子短兵相接了。 南邊,一營的戰士們端著上了刺刀的各式步槍,在向前沖鋒了二三十米后,就不約而同的把攥在手里的手榴彈拉著了火,嗖嗖的扔下了山坡。 幾秒鐘后,轟轟轟的手榴彈在河谷中爆炸,把那些左看右看,有些不知所措,或者舉著步槍還擊的鬼子兵給炸在當場。 不同的交戰距離跟位置,就決定了不同的進攻方式。 南邊距離最近,還有陡坡,有高度優勢,所以抵近后,投擲一波手榴彈是最佳選擇。而北邊,新兵們在為數不多的老兵們的帶領下,只需要沖過這200米左右的山坡,就能進入到河谷中跟鬼子打白刃戰。最遠的,就是東邊的突擊隊,他們距離鬼子足足有300多米的距離。 嗯,距離突擊隊近的鬼子,早就在剛才的機槍掃射中給打沒了,否則黃連長也不至于帶著突擊隊接近啊。 戰斗進行到此時,鬼子的數量已經不足200頭了。沒錯,就在3連突擊隊停止機槍掃射,到補充營決定發起進攻的時間里,鬼子又被一營的倆主力連擊斃了十幾個,讓他們的數量變成了不足200。 而經過這一輪的手榴彈貼臉輸出,鬼子的數量直接下降到了150出頭!別懷疑為啥100多個手榴彈丟出去都沒炸死多少鬼子,邊區造手榴彈的威力就在哪兒擺著,而且還不是想要就能有的。 當然,炸不死,不代表手榴彈一點用都沒有!這不,和尚溝東北走向的這些鬼子,在經過了手榴彈的貼臉轟炸后,多多少少的都帶上了傷。 有傷就好啊,馬上就白刃戰了,身上有傷的跟身體完好的,戰斗力就不一樣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