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關于自產擲彈筒的資料研究!嗯,就叫這個標題了!”心里默念,李月軒就寫下了這個標題。 然后,他就打開虛擬的手機,尋找關于鼎龍擲彈筒的所有資料,然后一點點的整理出一個合適的內容。等整理完了,落筆開寫。 “日式八九式擲彈筒,屬于高低氣壓發射榴彈的武器,炮管中間有膛線,彈體有紫銅密封圈,不適合我八路軍的生產仿造。所以,我以生產能力極度低下,機械水平幾乎為零的預設條件,設計改造一款擲彈筒。” “第一點,擲彈筒主體的筒身,采用滑膛射擊,內徑50mm,筒身加長40cm,以增加射程。筒身材質,可以用進口的鋼釬等材質,也可以用鐵路的鋼軌,經過鍛打之后進行生產……具體鍛打過程以及資料,如圖……” “第二點,擲彈筒的標尺。八九式擲彈筒的標尺用采用螺紋銜發射底座來控制擲彈筒榴彈在筒身中的深度來進行距離控制。如生產,需要加工大量的螺紋。我方仿制難度太大,所以摒棄這種方式,采用如同迫擊炮一樣的固定筒身深度,利用發射角度進行距離控制。角度控制,可采取鉛垂的方式進行角度控制。鉛垂儀器構圖……” “第三點,彈體!仿制的擲彈筒,不適合采用日式擲彈筒的原有彈藥,需要自行生產。彈體結構,參考迫擊炮彈形狀,自帶尾翼……” 李月軒寫寫畫畫的,很快就再增加了10頁紙張的資料,這才滿意的點了點頭。 寫完了,想了想,才記起這時候八路的鑄鐵來源也很少,于是再次搜索資料,把如何用坩堝法,小批量的把白口鐵進行冶煉,變成灰口鐵的資料給簡單的寫了寫。嗯,就是簡單的寫了好幾頁紙,具體還需要專業的人才去實驗生產。 李月軒在這里寫東西,游擊隊的同志們再次刻意的避開了,直到晚飯的時候他才停下了筆。 吃過了晚飯,天也就黑下來了,李月軒找到了趙大年,然后說道:“隊長,山上有沒有合適的地方進行訓練的?還有給他們訓練,是不是得有實彈射擊教學?這個彈藥咱們可是出不起啊,組織上有沒有給撥付訓練的彈藥?”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