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組合彈頭的時候,是有嚴格的操作規程的,為的就是防止放生章動。而這一點,目前來說做的還不錯,沒出什么太大的問題。怎么說呢?子彈的有效射擊距離內,只要保證散步面積在正常的范圍就沒啥問題。
所以,李月軒目前要解決的就是彈殼的生產問題。把一塊銅板,用大小不同的模具加沖頭,沖壓成彈殼的形狀,還要讓彈殼的厚度均勻,底部也有足夠的厚度來鉆出底火坑,然后在坑底鉆出火孔,讓底火的火焰能進入彈殼引燃里面的發射藥。
總之,很簡單的道理,實際上做起來,那就不好說了。先說彈殼的沖壓,第一個沖頭需要多大的外徑,沖壓深度多少,然后上第二個沖頭……
最后的最后,還有個彈殼的瓶頸,這是需要鑲嵌彈頭的位置,更是要做到精密……總之,就很復雜。
李月軒想來講究的就是把復雜的事情進行簡單的分解工藝,然后把工藝交給專門的人才去實驗,然后根據反饋回來的消息進行改動。
張部長是有先見之明的,也有著咱們祖宗傳下來的積攢家底的傳統,所以李月軒不缺乏銅板用來實驗,也不缺乏時間來一步一步的修正模具跟沖頭的比例,更有時間在確定了這些后,對沖壓的力度進行測試,以便于后續的人工轉機械化。
輔助面板在這時候也能起到很好的積極作用,隨著數據的匯聚,就算資料的增加,最明確的方案也就能快速的統籌計算出來……
張部長不著急,每天主動的多增加了一次巡查的程序,分擔了李月軒的部分工作。幾十歲的中年人了,在廠區高低不平的山路上走一圈,還要爬梯子上山洞,走小路去山口,體力的消耗是真心的大。
不過張部長卻是樂此不疲,這點消耗對比長征來說,算個球去,老子腿腳利索著呢。
時間是最值錢也最不值錢的東西,李月軒投入到子彈手搓的事情上后,時間就過的快多了,每天就感覺沒干什么,就從天亮到天黑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