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大邑-《西明離火》
第(1/3)頁
根據吳元龍的供述,成都駐扎清兵的撤離已經是箭在弦上。
南離一面親自著手消化整頓已經投誠的清兵,一面寫下兩封書信,分別令人快馬發往嘉定上川南總兵楊展、雅州黎雅總兵曹勛處,具言得來的清兵即將全線收縮北撤的軍情,請兩位鎮帥盡快發兵,圖謀規復成都府以至川北的廣大地域。
他自己這里不及再回邛州,就在大邑將投誠人馬吸收消化,分別充實到三個營中,其中主要還是對員額最少的張應興所轄之營充實員額,并完善束伍編兵。
又把擅用火器的兵員點選出來,與張應興營中原有的守城炮手一起單立一司,歸自己直轄。
張應興、吳元龍對于使用火器都是很有經驗的,但南離知道,他們再有經驗也不會有自己的見識,因此火器的如何應用還是要靠自己親掌。
大邑戰斗并非如何激烈,并非需要多日休整,部隊把主要時日都花在束伍編成上了,即便如此,休整這五日里全軍就已經摩拳擦掌、厲兵秣馬,準備向成都方向進軍恢剿。
邛州通成都,必經大邑、崇慶州。
大邑縣到崇慶州,兩座城池間路程不到四十里,除了隔著一條水深流急的西河幾乎暢通無阻。
這幾日里,韓羽手下的塘探架,張應興派出的當地細作,源源不斷地把崇慶州到成都府城一帶的清兵消息送回來。
依照新近掌握的消息,對比吳元龍的描述,崇慶州的清廷官、兵加一些當地的民團,已經得知清兵即將北撤的消息,惶惶不可終日地四出搜刮糧食、打包行李,周圍幾處殘存山村的百姓深受其害,只好各自聚集結寨對抗。
清兵也并無戰心,能刮點是點,刮不到也沒心思攻城拔寨了。
前幾日把那愿回成都的百十號清兵放回時,南離令張應興與崇慶州的知州、守備寫了一封信,勸說其棄暗投明,結果不見回音,然后塘馬回報西河上唯一完整的一座木橋被燒了。
這一下子南離還沒急,卻令張翦、陳登皞等怒火中燒,就來作為行營中軍的州衙來請令即刻發兵。
但是面對這些林林總總的各路消息,南離并不心急,只管任由屬下諸將都急起來,而且難得的是陳登皞、張翦居然也與吳元龍這降將一致起來,竟令南離很覺有趣。
“大帥,那可是平涼弄的涼州好馬,肩有這么高,拿下來三匹都是您的……那尾巴一甩……”
南離從眉州回來后,就立下規矩,以后不可稱自己為大帥,尤其對外,因為上川南只能有楊展一個大帥,因此大家的稱呼就改稱鎮帥,吳元龍初到還不懂規矩,也沒人提點他。
“鎮帥,達子一路逃去,我等兄弟伙兩手空空,可么子也撈不到嗦。”這時連平日四平八穩的劉斕兒都跟著著急起來。
“鎮帥,這幫狗漢奸都餓得打晃了,我老張保證一個沖鋒就拿下來。”張翦聽得也急。
“鎮帥,據各方信報,達虜兵無戰心,可以出擊了,此至崇慶只四十里,西河修橋只需一日,為免打草驚蛇,末將請命帶人白日備料,夜間修橋。”還是熟知當地地理的張應興比較穩妥。
見張應興也這般說,南離這才左右看看,有些不很情愿地,似乎還帶著征詢之意地說道:
“那就……出擊?”
南離終于令下,張翦、吳大個子一馬當先,生怕又被陳登皞搶了首功,在塘馬帶領下一路急行,連夜搭便橋渡過西河,正午時分正搶到崇慶州城下。
正在準備撤離的清兵毫無準備,城頭正餓得站著打晃只好倚著靠著曬太陽打盹的綠旗清兵才一發現有明軍來襲,急忙起來叮叮咣咣地敲鑼吹角,可這邊有聞警的綠旗戰兵才上得城頭,北門就有縣太爺帶著小妾跑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木萨尔县|
蕉岭县|
灵丘县|
庆元县|
南和县|
巨鹿县|
施秉县|
夹江县|
安顺市|
攀枝花市|
阿坝|
台南县|
积石山|
镇平县|
普兰店市|
文安县|
云浮市|
洛阳市|
枣庄市|
彩票|
闽侯县|
治多县|
磐石市|
茂名市|
越西县|
深州市|
军事|
庄浪县|
敖汉旗|
当涂县|
安庆市|
松溪县|
夏邑县|
印江|
山阳县|
康平县|
土默特右旗|
浠水县|
黄冈市|
海城市|
昌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