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次日。
冼耀文去長江布業參觀了一圈,隨后就以之前的契約為范本,同長江布業簽訂了契約。
長江布業由一個外姓經理出面簽約,周若云旁觀見證,周家的其他人并未出面,就是周孝桓這個在長江布業任職的人也沒出面。
盡管人沒出面,冼耀文還是把剪彩儀式的請柬鄭重交給周若云,一共兩張,一張給周家,誰作代表出席都可以,一張以個人的名義給周若云。
周若云應承一定會出席。
如此,中華制衣的供應商一環完成十之八九,只差一個香港之外的布料供應商。
林醒良那邊的動作也不慢,百貨公司搞柜臺之事,他遵照冼耀文的吩咐以大新百貨為突破口,很輕松就搞定了免費入駐的問題,倒給兩萬的環節卻是不怎么輕松,他把冼耀文給準備的“會員卡+積分兌換”、“跨店折扣”兩個金點子都拋了出去,最后只拿到錢給三年,第四年有一大堆條件的條款。
如法炮制,林醒良與另外一家比較特殊的百貨公司“國貨公司”進行了談判,只談免費入駐,不談倒給錢,也是輕松談妥入駐國貨公司彌敦道九龍店的事宜。
國貨公司的特殊之處就在于它是在1938年內地抗日運動如火如荼時,一幫到香港避難的內地生意人為了抵制日貨和維護民族工業而成立,其股東包括中銀、交銀、金城等金融機構,以及一大批大中型工廠主,第一任的董事長是杜月笙。
不管現在的股東姓甚名誰,反正再過幾年,不是姓“央”就是姓“國”,再捋一捋內地在香港的企業關系,國貨公司十有八九會貼上“華”字頭標簽。
搞定兩個地點的入駐事宜,好運來的香港銷售渠道也算是搞定了。雖然廣告滿天飛,但冼耀文沒打算把門店開得到處都是,香港一家、九龍一家,足矣。
本來就有一定的消費門檻,加上當下的大部分消費者并沒有覺醒“自己是上帝”的認知,且商業主流是賣方市場,只要給消費者貨真價實的商品,多跑點路也不算為難他們。
冼耀文都有考慮是否要在門店掛“本品牌門店服務宗旨:絕不無故毆打顧客”的標牌,這種貼心話很容易讓顧客心頭一暖,不過細想一下還是作罷,就怕難纏的杠精出現,沒有掌控輿論的能耐,一些險招且得悠著點使。
谷雨這天,冼耀文上天文臺泡了半天,得到一個未來半年的平均氣溫會維持在23.5°左右,不會頻繁出現極端天氣,今年的太平洋熱帶氣旋在九月中旬之后形成,風球在十月登陸香港的預測。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