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艱苦奮斗不共情-《金錢玩家》
第(3/3)頁
周若云松開冼耀文的手,雙手背到背后,如秀才般邁起小方步,搖頭晃腦道:“東亞病夫這個詞其實跟愛國沒有多大的關系,病夫這個詞,西方人通常用來批評無能政府,奧斯曼帝國、波斯、威廉二世時期的德國,都曾被批評為歐洲病夫。
上海的《字林西報》于上個世紀末刊登過一篇文章,用東方病夫批評官僚腐敗、風氣惡劣的滿清政府。差不多同一時間,《萬國公報》上刊登了李佳白的《探本窮源論》,他把滿清比喻成病夫,并自詡醫師,給滿清開了不少藥方。
從這個時間開始,東方病夫這個詞在文人之間流傳。后來以梁啟超為首的知識分子改變了西方的中國病夫論的內涵,把病夫這個詞從滿清轉移到每個中國人身上。
再后來,《孽海花》出版,作者曾樸署名東亞病夫,這本書在那時候非常暢銷,東亞病夫這個詞迅速流傳開來。據說,曾樸的身體很差,他用東亞病夫這個筆名大概是因為自嘲。
再后來,平江不肖生在《近代俠義英雄傳》中描寫一位俄國大力士,從他嘴里又說了東方病夫。
1936年德國柏林奧運會,中國奧運會代表團全軍覆沒,運動員在回國途經新加坡時,當地的報刊上發表了一幅外國人諷刺中國人的漫畫:在奧運五環旗下,一群頭蓄長辮、長袍馬褂、形容枯瘦的中國人,用擔架扛著一個大鴨蛋,題為東亞病夫。
這個故事流傳非常廣泛,但新加坡的所有報刊都沒有刊登過類似的漫畫,很顯然,這是一個有人故意杜撰出來的故事。”
周若云說到這里駐足,沖冼耀文嬉笑道:“所以呀,東亞病夫這個詞是我們自己人杜撰出來的,跟洋人沒多大關系,大概也沒有幾個洋人說過這個詞。”
冼耀文淡笑一聲,“這次被你賣弄成功了,你觸及了我的知識盲區,周老師,你是我一詞之師,為了報答你的授業之恩,我要狠狠親你兩口。”
“才不要呢。”周若云沖冼耀文做了個鬼臉,人后退幾步,嘴里咯咯笑道:“你來追我呀,追到了我就讓你報答。”
話音落下,她轉身往前跑,一邊跑一邊回頭看,見冼耀文并沒有追,她跺了跺腳,撒嬌道:“你不追我,我生氣啦。”
“真是小孩脾氣。”冼耀文笑著搖了搖頭,忽然大喊一聲,“不要跑,讓我追到有你好看。”
“咯咯咯,等你追到再說。”
一個放水慢慢跑,一個悠著追,兩人一前一后,穿梭在磚塊沙堆之間,始終保持著一段距離,笑聲仿若銀鈴,在空氣中游蕩。
兩人鬧了一會,來到香港制造集團的臨時辦公室——一個用竹片和油毛氈搭起來的窩棚。
辦公室里人不少,有八九個,或單人或三三兩兩在擺弄電機、定時器,十分投入,只有一人發現了進入的冼耀文兩人。
中國最早生產電風扇的企業是華生電器,此企業由楊濟川、葉友才和袁宗耀建立,楊濟川主攻技術,葉友才負責管理,袁宗耀是久記木行的跑街出身,主要負責銷售。
袁宗耀是銷售方面的天才,在他的努力下,華生牌電風扇不僅在全國暢銷,且遠銷南洋。
當然,華生的銷售不可能只靠袁宗耀一人,在他的周圍肯定有一幫得力的手下在輔助,袁繼發,袁宗耀的同宗就是其中之一,之前主要負責華生在新加坡、馬來亞和印尼三地的銷售。
進入今年,華生三巨頭冷不丁或積勞成疾,或頤養天年,華生幾乎運營停滯,袁繼發在外面業務跑得好好的,猛地往后一瞧,咦,怎么不發貨了?
沒著沒落的袁繼發從新加坡過來香港看看有沒有發揮他才能的機會,巧遇胡孝清在到處搜刮電風扇相關人才,這不,美女和英雄茶樓相會,一拍即合。
通常,一個人在介紹不在現場的另一人時,都會介紹主要特征,比如冼耀文,別人在介紹他時,第一點多半會說半唐番,第二點說雙十年華,第三點才會說到身高、樣貌。
特征相符,又出現在此時此地,袁繼發自然明白,眼前此人正是自己老板。
正欲起身招呼,就看見冼耀文擺了擺手,又指了指外面,袁繼發會意點了點頭,躡著腳往外走去。
未幾,兩人在外碰頭。
“袁經理,我是冼耀文。”冼耀文向袁繼發伸出右手。
兩手相握,袁繼發說道:“老板,我是袁繼發。”
冼耀文左手伸出在袁繼發的手背上拍了拍,“聽孝清說袁經理眼下在北角蝸居?”
“找房子匆忙,只在熟人家里租了一個房間,打算過渡一段時間再慢慢找尋心儀的房子。”
“香港逼仄,居不易。過些時日,麗池花園會在英皇道起幾棟樓,等圖紙出來,袁經理可以挑一個單元,權當做我個人給袁經理的見面禮。”
“謝謝老板。”袁繼發客氣卻不激動地說道。
他手握三地電風扇銷售渠道與人脈,一個單元他受得起。
再次拍了拍袁繼發的手背,冼耀文輕聲說道:“有些事孝清不敢輕易做主,給袁經理的條件低了,不管已有的還是新開發的,凡是南洋的銷售業績,袁經理都可以多拿一成起,業績越好,拿得越多,階梯式。
具體怎么算,改天去我家,我們喝點,慢慢聊。我是個敗家子,大手大腳慣了,不會心疼袁經理拿得多,只發愁袁經理不好意思多拿,袁經理若是一年從我這里拿走七八十萬,我會非常開心。”
袁繼發喜笑顏開道:“請老板放心,我絕對不會不好意思。”
“這樣甚好。”
又拍一次手背,冼耀文收回自己的手,掏出一支雪茄修剪好,繼而給袁繼發點上火,陪著吸了兩口,才給袁繼發介紹周若云。
寒暄兩句,冼耀文帶著袁繼發沿著工地慢走,向對方打聽起新加坡三地以往的電風扇市場詳情。
袁繼發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也不忘捎帶吹噓對三地的熟悉及人脈廣博。
對袁繼發的吹噓,冼耀文是認可的,若不是讓新加坡的熟人幫忙打聽過袁繼發的底細,知其所言非虛,他的出手豈會如此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