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她是英雄,你也是,你沒有征服海浪,卻臨幸了如海般洶涌的浪男,所以,我叫你一聲女海王以示致敬。”
“你不要胡說八道,什么女海王,我只交往過幾個男人。”陸雁蘇笑罵道。
冼耀文攤了攤手,“不用心虛,女海王沒什么大不了,想讓社會風評不揪著這一點不放,你在其他方面要做出亮眼的成績,如此,在感情方面,只會被一筆帶過。”
聞言,陸雁蘇若有所思,“真的會這樣?”
“會的。”冼耀文一邊說,一邊打開公文包,取出幾份文件說道:“好了,女海王先放一放,工作時間到了。
我之前聯系過美國華盛頓州和俄勒岡州的蘋果協會,拿了報價單,也說好要過去考察,現在我把后續的事宜交給你,等香港這邊安排好,你飛過去一趟,到紅蛇果和蜜脆種植地實地考察一下。
就我所知,俄勒岡州的蘋果品質要比華盛頓州好,但華盛頓州對果農的補貼更多,價格有更大的壓縮空間。
更詳細的資料,你到了美國可以跑一下兩個州的農業部,亮出進口商的身份,他們肯定會熱情招待你。
如果行程寬裕,再去一趟加州,到加州臍橙園看看,順便搞一份過去五年的薊馬災害報告和年度降雨表。”
“薊馬是什么?”
“Thrips,自己查書。你人可以不到加州,但兩份報告必須搞回來,不過時間上并不緊迫,目前香港主要銷新會和汕頭的甜橙、柳橙,品質高,加州臍橙未必競爭的過。”
“既然競爭不過,為什么要……”
不等陸雁蘇說完,冼耀文就打斷她說道:“沒有水果吃不會死人,沒有糧食吃會死人。平時多看內地和左派報紙,關心一下內地的糧食產量和人口變化。
你是哈佛的高材生,不難從美國搞幾篇蘇聯問題專家撰寫的農業集體化分析及評論文章,閱讀一下,對你有好處。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軍無糧草則亡,了解一下朝鮮半島的戰事動態,把自己代入兩邊的后勤官,分別統計一下消耗。”
不管陸雁蘇有沒有消化,冼耀文又指著另一份文件說道:“伊朗全年都有西瓜上市,這是西瓜出口商名單,后續由你聯系……”
說完伊朗,說臺灣、泰國、菲律賓,冼耀文將自己做的功課一一交待給陸雁蘇。
雖然甘甜果行的成立一拖再拖,但他并沒有就此閑著,一直都有做功課,就他手里所掌握的信息,足以將陸雁蘇送到“0至1”的路程末段,她只需向終點沖刺,然后站到“1至∞”的起跑線上。
簡而言之,他已經將甘甜果行賺到第一個100萬,即第一桶金的幕后工作弄了個七七八八,陸雁蘇只需站在臺上開半麥對口型,再扭幾下腰,拋幾個媚眼,就能秀觀眾一臉。
到山今樓的路不長,事情沒交代完,兩人已經走進店里。
大概是周六的原因,今天店里的生意挺好,沒有空桌,就是那張自留桌都坐著人。陳燕和盤英都在,坐在十二金釵的桌前,明星桌前也坐滿了人,在角落里的一張桌前,王霞敏坐在那里,同桌是油麻地警署的人。
山今樓是“警民共建單位”,與警署之間常有來往,警署開展“掃街創衛”活動時,山今樓會把熱菜熱飯送到第一線。
聽說街上新開了一家雞檔,對繳納規費的義務履行不積極,警署要來一次突擊掃街活動。
看著和諧的畫面,冼耀文腦子里忽然冒出一個想法——辦一份《香港文明報》,報紙的宗旨是教化世人如何做一個文明人;報紙定價1.5元,與各警署展開合作,遇到有違規不文明之商戶,強制其訂整年的《香港文明報》,好好學習如何做一個文明商戶。
報社所得收入,1元用于改善警察工作條件,1.5毫投入慈善事業,5仙投入文明宣傳活動,3毫留在報社充當運營費。
這樣一來,一年輕輕松松能賺兩百萬往上。
“不錯的點子,改天還能記起,送給姚木或劉福。”腦子里念頭一轉,冼耀文沖看向他的阿玫頷了頷首,隨即到收銀臺打了個電話,帶著陸雁蘇進了包廂。
稍坐,潘小醉捧著一個托盤,拿來了冼耀文的私家茶葉和茶具,在托盤里還有兩個碟子,盛著切成小塊的豬腳,以及一個漱口盂。
潘小醉一邊擺茶具,一邊說道:“老爺,我從一個隆江人手里買了燉豬腳的方子,打算在店里推出豬腳飯,你試試味道。”
冼耀文看了眼豬腳,說道:“怎么還拿來兩碟,不一樣的?”
“這碟是禾蝦頭的豬腳,這碟是大白豬的豬腳,從和興行拿的凍貨。”潘小醉指著碟子分別介紹道。
冼耀文拿起筷子,夾了一塊大白豬的豬腳湊在眼下端詳,“豬腳的價格相差多少?”
“一秤相差十幾塊。”
此時香港農產品批發上貨,一般的計量單位是斤、秤、捆,除了斤有準數,秤和捆沒有標準,不同的商品重量不同,只在小范圍內流通,和業外人沒什么關系。
冼耀文將豬腳送進嘴里嚼了兩口,感覺比他記憶中的味道要好上三分,應該是方子和烹飪水平方面的差距。
漱了漱口,再夾一塊禾蝦頭豬腳品嘗,味道又要好上三分。
放下筷子,冼耀文看著潘小醉,道:“你有什么想法?”
“老爺,我想把禾蝦頭當成點心推出,叫秘制豬手,大白豬做成碟頭飯推出,上桌時澆半勺湯汁,好下飯,碼頭的苦力會喜歡吃。”
“想法不錯,湯汁要油而不膩,味道要好,有油水,飯可以少吃一點,又不耽誤賣力氣。”
“哎,那我讓后廚準備推出。”潘小醉喜滋滋地說道。
“好。”
潘小醉離開后,陸雁蘇問道:“她是不是對你有意思,被夸一句就喜形于色。”
“店里有規定,誰開發的新菜,每賣一份就能拿到一成利潤分紅,換了你也會開心。”冼耀文擺弄著茶爐,嘴里隨意回道。
條件上來了,方方面面就開始講究,家里用自來水,喝的卻是山泉水,山今樓也是一樣,每天蔬菜園的員工會往這里送一桶水。
蔬菜園只有七名員工,卻從大眾安全警衛雇了三支小隊負責安保工作。
“她是廚子?”
“店長。”冼耀文點著龍眼木炭,坐上水壺,手指一隅的留聲機,“放張唱片。”
隨著鋼琴曲響起,冼耀文坐到搖椅上,閉目養神。
陸雁蘇接過煮茶的工作,用心炮制。
不知何時,冼耀文感覺肩膀一重,鼻子里鉆入一股香風,蘭蔻魔法的味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