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天后娘娘,三圣杯-《金錢玩家》
第(3/3)頁
冼耀文擲出杯筊,杯筊落于地,骨碌碌轉了幾下,一凸面一平面顯于上,一陰一陽為圣杯,代表天后娘娘應允了他的請求。
見狀,蔡金滿驚喜默念,“謝謝天后娘娘成全老爺心想事成。”
“耀文的運氣不錯。”許本華嘀咕道。
冼耀文拾起杯筊,再次包裹于手心,心中默念,“天后娘娘,善男洋名亞當·赫本欲繼續收割越南,請首肯。”
再次擲出杯筊,杯筊在地上跳了幾下,圣杯依舊。
蔡金滿的小心臟差點跳出來,雙手合得更虔誠,默念變成低吟,“謝謝天后娘娘,謝謝天后娘娘,謝謝天后娘娘成全老爺雙喜臨門。”
“今天天后娘娘好像特別靈驗,等下我也擲一次。”
再拾杯筊,第三次包裹于手心,“天后娘娘,善男真名南有窮,洋名亞當二世·泰勒·斯密,欲扎根越南,建立家族分點,請首肯。”
再擲杯筊,這一回杯筊跳得特別厲害,咔嗒咔嗒,彈了六七下才歸于平靜,沒出意外,依舊是圣杯。
“謝天后娘娘不厭善男貪心,三次首肯成全。”再次跪拜后,冼耀文將杯筊放回原處,起身瞧見急不可耐欲擲筊的許本華。
兩人眼神交流了一下,換了彼此的位置。
如許本華所想,今日是天后娘娘開恩日,有求必應,他擲出的也是圣杯,不過沒有冼耀文心狠,擲了一次就停手。
一行人心情愉悅地出了天后廟,冼耀文和許本華單獨走在一起。
“本華,又一個忙需要你幫。”
“天后娘娘?”
“嗯。”冼耀文頷了頷首,“幫我聯系一下福建幫,我想拿出300萬和300兩黃金為天后娘娘重塑金身,出資的是我,顯名另有其人,還有三圣杯的故事,我希望能傳出去。”
許本華聞弦歌而知雅意,“你決定在西堤進行大動作?”
“天后娘娘準了。”
“讓誰顯名?”
“待定,我暫時還沒法決定派誰來堤岸常駐。”
“等你決定再說。”
許本華知道,不管顯名的是誰,他今后都有大把的生意做,不然冼耀文不用告訴自己他的安排。
“接下來去一趟越南肥皂廠,我想找張文駢先生聊一聊三姐肥皂的代理權。”
“你見不到張文駢老先生,兩年前他已經去巴黎頤養天年,你只能見到他的大兒子張克智,越南肥皂廠現在由他管理。”
冼耀文淡笑道:“見誰都一樣,我們一定會被熱情款待。”
事實如他所言,越南肥皂廠之行非常順利,張克智熱情招待了他們,在友好的氛圍內,輕松敲定了香港、新加坡、英國、美國、非洲的代理意向,但正式合同要過些日子在香港簽。
如此,他在度蜜月期間也不忘操持金季商行的業務,對股東也有個交代。
當然,這是短期淺層的想法,實際上,他對日化有所想法,特別是他有幾張珍藏的肥皂票,是他還在襁褓中時,老頭子給他把玩的,SH市百貨公司的肥皂票,上面有年份1984或1985,有月份,也有粗體的“農村”字樣。
八十年代中期還在憑票供應,可見之前的情況只會更糟糕,結合老頭子給他說的一些舊事,日化不管往哪個方向發展都有搞頭。
離開越南肥皂廠,一行人來到平東碼頭。
平東碼頭于19世紀在西堤城市發展過程中形成,同西堤的其他碼頭一樣,平東碼頭是西堤及周邊地區尤其是西南部地區重要的運輸和貿易樞紐。
此時的平東碼頭有所式微,但依然是西堤最繁忙的商業中心之一。
靠著碼頭有成排的兩層店屋,風格和新加坡的店屋差不多,只不過在細節上一個蘊含英式風格,一個卻是法式風格,類似的風格,中國內地南方農村的鄉鎮上一直到2000年前隨處可見,沒什么稀奇。
站在碼頭上,觀一艘艘木船靠岸,從船上搬下水果或一個個麻袋,各種聲音交織在一起,好一幅熱鬧繁忙景象。
偶有載花的船靠岸,冼耀文買了勿忘我和油菜花組合的一束送給蔡金滿,隨即離開水邊,來到碼頭的米較區。
碼頭一帶林立著華商、法商、越商所建立的大小不一的米較,絕大部分為華商擁有,是南越的經濟命脈之一,華商多數來自新加坡、檳城、馬六甲、仰光、香港等地,少部分是本地華商,米較所碾之米,多輸送到華商來處。
一行人來到一港商開設的米較,沒想到冼耀文還能刷臉,受到老板的熱情款待,帶著他參觀整個米較的生產環節,并給他講述了越南的谷米生意大致行情。
投桃報李,冼耀文讓老板回港時找他聊聊,雙方可以在谷米生意方面展開合作。
腳步匆匆,在平東碼頭逗留一個多小時,一行人又前往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