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人群正是往戲臺子的方向走的。 “嘿,早就聽說來了個戲班子,但一直忙活著,就沒時間去看,今天大楚慶,總得長長眼界。” “前面的走快一點,走慢了就沒有前排了。” “你別踩我腳啊,你是想去看戲班子,還是想去看臺柱子,不怕你家婆娘揪你耳朵?” 人群鬧哄哄的。 對于百姓來說,他們平日里忙于生計,也就很少有休息的時間,這時候能放松放松看看戲,已經(jīng)算是極好的了。 周安和余杭對視一眼,也跟了上去。 他們是維護(hù)秩序的捕快,這種情況自然是要跟著,以免出現(xiàn)問題。 戲臺子早就搭好了,此時已經(jīng)有敲鑼打鼓的坐在上面。 周安和余杭來得比較晚,所以站在最后面。 當(dāng)然,這也有個好處。 能夠一眼望到頭,對他們維護(hù)秩序有幫助。 “難得一見,能聽聽?wèi)颉!庇嗪級|起腳,往里面望著。 讀書人嘛,自然是講究一點格調(diào)。 他們把嫖比作風(fēng)月,把聽曲比作文雅,把吹拉彈唱比作才藝。 這年頭稍加包裝一下,就挺文藝的。 其實周安覺得,前兩個比喻還行,最后一個得改一改。 吹……應(yīng)該算是手藝吧,或者口藝? 口藝,沒毛病! 周安對聽?wèi)驔]有興趣,但他現(xiàn)在還得維護(hù)秩序,也就順著聽一會兒。 最開始出來的,當(dāng)然不是最出名的。 就連周安這個外行,也能聽出一點生澀。 不過,對于百姓們來說,只要有熱鬧看就好了。 戲臺子上,人來人往。 戲臺子下,熙熙攘攘。 時不時的,有吆喝聲和鼓掌聲響起,再配合戲臺子上的角兒,這條街道更加熱鬧。 周安聽著聽著,已經(jīng)換了好幾個角色。 過了一會兒,他就看到戲臺上的人已經(jīng)撤了,走上來一個穿著戲服的女人。 同樣是唱戲的人,這個女人比較年輕。 “嘿嘿,老周,壓軸的出來了。”余杭捅了捅周安。 周安奇怪的道:“壓軸的,怎么這么年輕?”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