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狗頭人星球的事情已經完全步入正軌,而太空之中的一項工程,卻才剛剛開始。
那便是太空多點模塊化粒子對撞機。
經過三十多年的準備,人類已經完成圖紙論證和建造計劃,各類物資資源,也規劃完畢,開工之后,就會有專項、專門的運輸渠道,為對撞機的建造源源不斷提供各類所需物。
因為粒子對撞機工程開建在即,故而今天岳淵也來到了物理學院,他來到的時候,這兒已經聚集了一群優秀物理學家。
具體如何建造對撞機,自然得靠各行業工程師,不過這些物理學家卻掌握著粒子對撞機的各種參數,對撞機完成后能達到什么程度,用來研究什么之類的,他們都知道。
因此岳淵過來,也是想著大概了解一些對撞機的情況。
在規劃之中,太空多點粒子對撞機的形狀整體上看是一個大環,周長大概可以達到一萬二千公里。
一萬二千公里是什么概念,月球的周長為10916公里,也就是說,本次人類計劃建造的對撞機完工后,將是一個比月球還大一丟丟的大環。
之所以要造那么大,主要是因為太小了無法滿足人類對科學研究的需求。
眾所周知,所謂的粒子對撞機,就是一個在高能同步加速器基礎大型粒子對撞機上發展起來的一種裝置,主要作用就是積累并加速相繼由前級加速器注入的兩束粒子流,使之相互對撞,以產生足夠高的反應能力。
而撞碎一個原子.嗯氫原子的能量,僅需要13.6電子伏的能量,可以看出,使原子解體的能量大概在10~100電子伏特范圍就足夠了。不過要達到科學研究的目的,光撞碎原子可不行,還需要更大的能量。
使得原子核解體的能量在10的6次方電子伏到10的7次方電子伏之間,人類也早已掌握超過這個能量的能力。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