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就這樣,時間又過去數十年。 人類領導的星盟艦隊又在這段時間里航行了四百余光年,而此次人類停靠的目標就是眼前這顆發著黃色光芒的恒星。 是一個十分難得的單恒星系統。 通過簡單的光譜探測和恒星演化模型模擬,人類很快就知道它如今的年紀,大概六十億歲。 對于人類來說這個年歲宛如亙古長存,長生不老也不過如此了,不過對于這顆恒星而言,這才是它的中年,如果沒有意外的話,它還能保持這個狀態六十億年。 了解恒星演化多人單從它的年齡就大概知道,它是一顆比太陽略小的恒星,質量半徑都比太陽小一些,所以他的壽命相較于太陽會長一些。 恒星的個頭越小,壽命越長,這是天文常識。宇宙中單顆恒星的恒星系統比雙星系統少,大概只有百分之二十。 當然也不算少見就是了,人類一路走來見得最多的是雙星系統,其次是單顆恒星系統,四顆以上的恒星系統一個都沒見到,倒是符合人類此前對星空的觀測。 所以這顆恒星雖然是單恒星系統,卻不罕見,人類也沒有期望能在這里遇到什么新奇的事,畢竟它星空的方向看來,就是一顆極其普通的恒星。 可讓人類沒想到的是,這里居然有智慧生命。 是的,先遣探測小隊傳回來的信息十分確定,縱然他們都還沒進入到恒星系內部。 倒不是先遣探測小隊的探測技術有多強,能在恒星系外沿就發現內部星球上的情況,那是不可能滴。而是先遣探測發現了一組來自恒星系外沿太空的信號,很明顯是智慧生命發出來的信號。 因為它那種電磁波頻率實在明顯了。 當然形式跟人類地球時代的電磁波信號肯定不一樣,但人類也算見多識廣了,以至于單從信號形式就能判斷出那個不斷向附近太空發出電磁波的設備大概是什么科技水平。 絕對是一個低級文明,且很大可能,這個低級文明現在就在這顆恒星系內。只是目前還無法判斷他們具體在哪里,也無法判斷他們到底是流浪型文明還是定居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