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南海船塢全力開工,一艘艘海船下水。 隨著交州歸附,海船行于沿海,商貿大興。 劉禪將一艘艘小型的海船賣給了商團,收了一筆筆造船費,又能夠將本地的特產通過這些商團賣出去。 既加速了南中的開發,又獲取了交州本地士族的支撐。 可謂一舉兩得。 更重要的是,交州的歸附,讓蜀國獲得了一支一萬人的軍隊。 一萬交州士! 這股力量在中原算不上什么,可對于劉禪來說,卻很有價值。 這支軍隊可以培養成一支海軍。 大型戰艦的制造與小型商船不同,耗資巨大,且費事費力。 投入這么一支海軍,如果投入和產出得不到正比,那是劃不來的。 對于如今的蜀國來說,沒有必要保留這么一支海軍。 可開了地圖的劉禪卻知道,有這么一支海軍很重要。 據兩位顯族長老說,他們的家鄉原本在神州之外的夷州。 那時,夷州與神州之間本來是互通的。 可因為戰爭,夷州被毀了,混沌之海,吞沒了大半個夷州。 混沌海內風暴洶涌,就是顯族最先進的海船,也無法成功進出。 不過,這并不意味著南海之外,就沒有生息。 昔年顯族作為夷州的王者,麾下有大量的附屬勢力。 這些種族很多都生存了下來。 混沌之海北,南海之南,就生存著這些種族的后裔,以及,淪為奴仆的顯族。 當顯族的武力被摧毀,昔年的奴仆掌握了主權,而昔年的主人反而淪為了奴仆。 不過,因為顯族掌握了高超的技藝,所以并沒有被消滅。 顯族中有不同的種族,為了各種工程建造而產生了不同的分化。 黑顯族可以長時間呆在水中,進行水下工作,而白顯族則可以訓練巨大的靈獸協助他們一起建造工程。 如果能夠將海外的顯族接回,劉禪便能得到一大助力。 到時候,建造奇觀也可以事半功倍。 因此,保留一支強大的海軍相當重要。 劉禪將這支海軍劃到了太子府麾下,預期先建造二十艘戰船,并且佩備顯族的武器和導航儀器。 戰船的建造,到人員的訓練與海船的練成,這是一筆巨大的費用。 劉禪不是沒有錢,不過,都有了出處,畢竟,建立海軍只是開發南中的一環。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