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漢津渡西十五里,植被蔥郁,官道兩側(cè)巨木撐天,林間幽閉森然,夏日涼風(fēng)相掠,凝神望去又似人影幢幢,似乎藏著千軍萬馬。 “吁吁……”曹操勒馬而停,心中總有疑團縈繞,眼角直跳。 “丞相,何故停止?”曹將朱靈疑惑道。 “文博,前方何地?為何如此陰森?”曹操凝神看著前面如谷的密林。 “丞相,此地名為烏林谷,往前十五里便是漢津,斥候已探得劉備數(shù)千大軍和數(shù)萬百姓齊聚渡口,等待渡江!末將建議,當(dāng)奮起直追,不然耽擱!”朱靈躬身道。 “哦?”曹操看向朱靈,心中有絲不喜。不經(jīng)回想昔日朱靈轉(zhuǎn)投自己情形。 朱靈此人,冀州清河人,為人功利性極強,昔日為破季雍,其竟枉顧家眷生死選擇強攻,致使全族被滅,而后在袁紹鼎盛步入下坡之時有轉(zhuǎn)投曹操,明顯帶有極強利欲,換而言之,朱靈此子有野心、有眼光、有勇氣、有謀略,但就是缺乏忠心,倘若自己勢大其確實忠心耿耿,倘若勢弱其定會搖擺不定。是故曹操才會打散其部眾,栓在身邊,或者交由于禁統(tǒng)管。 “可曾打探?”曹操蹙眉問道。 “丞相,已經(jīng)打探,前后左右方圓五里全無伏兵!”朱靈作為先鋒自然負責(zé)為大軍開道。 “可曾仔細探查?吾總覺心神不寧,以諸葛孔明之智,定會安排伏兵或者殿后之軍,可一路東追,未曾有任何抵抗,怪哉!”曹操疑惑道。 “哈哈!丞相,那是諸葛村夫已經(jīng)無兵可派,除張飛騎兵外,其哪來兵員?”中領(lǐng)軍史渙大笑道。 作為曹操心腹親隨,自曹操起兵發(fā)跡之時便以門客跟從,任中軍校尉。此后史渙就隨著曹操東征西討,多立戰(zhàn)功。今歲曹操任丞相,置領(lǐng)軍一職,由史渙擔(dān)任,后更名為中領(lǐng)軍。史渙的地位約與韓浩相當(dāng),二人均為曹操的親信隨從,以忠勇聞名,共同掌管禁兵,日后被封為列侯。 “嗯,公劉之言不錯,可依舊謹(jǐn)慎為要,傳令,大軍全速通此谷!”曹操點頭,也認為劉備兵少將寡,難以伏殺。 “駕!丞相有令,全速過谷!” “駕!丞相有令,全速過谷!” 令兵迅速傳下命令,虎豹騎果然精銳,長達兩里山谷,瞬間而過。 “哈哈!我笑諸葛無智、劉備無謀,此處一過便是一馬平川,今劉備釜中之魚,阱中之虎;若不就此時擒捉,如放魚入海,縱虎歸山矣。眾將可努力向前。”曹操見竟如此輕易通過山谷,而后便無任何險阻,好似劉備這條大魚即將落網(wǎng),心中暢快之極。 “哈哈!丞相,某愿作先鋒,為丞相擒拿劉備!”裨將軍、建功侯、陽安都尉李通高聲道。 “善!吾靜待佳音!”曹操聞言滿意之極,看向李通、朱靈和呂常三人,此三人皆有武力,而據(jù)探報關(guān)羽、張飛、趙云均不在劉備身策,此時真乃天賜良機。 特別是李通,曹操十分看中,其字文達,江夏平春人,以俠聞於江、汝之間。建安初投曹操,拜振威中郎將。后操討張繡不利,通將兵夜詣,得以復(fù)戰(zhàn),通為先登大破繡軍。拜裨將軍、建功侯、陽安都尉。被曹操稱之為“勇冠諸將”,其本事不下許褚、典韋。 眾將領(lǐng)命,一個個奮威追趕。須臾片刻,曹操大軍便奔馳五里,與漢津已不足五里,曹操心中立即火熱起來。 “丞相有令,活捉劉備,賞千金,官升五級!” “丞相有令,活捉劉備,賞千金,官升五級!” 隨著曹操下達重賞之令,騎兵已經(jīng)完全瘋狂,個個奮勇向前,宛如前方便是富貴榮華、錦衣玉食的美好未來。 隨著距離縮短,遠處劉備大軍已經(jīng)遙遙在望、近在咫尺,朱靈、李通等將似乎已經(jīng)看到劉備大軍慌作一團之景象。 “哈哈!朱靈、呂常,這劉備首級歸吾啦!”李通狂笑,拍馬突進。 “這可說不準(zhǔn)!哈哈!”朱靈不肯落于人后,唯有呂常謹(jǐn)慎,慢于二人。 高蹄戰(zhàn)馬三千匹,落日平原秋草中。曹操五千騎兵如狼似虎奔赴前行,劉備大軍宛若鮮嫩羔羊那般美味可口。 “哈哈!劉備,上次有張飛為你殿后,此次看汝何從可逃!”曹操騎于爪黃飛電之上,對著自己親衛(wèi)三將許褚、史渙、韓浩三人撫須大笑。渾然不知諸葛孔明與劉備正立于兩里外漢丘之上談笑風(fēng)生。 第(1/3)頁